8月下旬,茶園處于休園期。在福安市社口鎮坦洋村5G智慧茶園內,一排排高清攝像頭緊貼地面,正對茶樹情況進行實時拍攝,自動采集和監測園區病蟲害信息。
△學生在社口鎮坦洋茶場學制茶
社口鎮位于福安市西北部、白云山東麓,是中國名茶“坦洋工夫”紅茶發源地,素有“閩東茶葉之鄉”的美譽,該鎮現有茶園4萬多畝,茶葉加工企業及合作社78家,福建省級龍頭企業及合作社4家,年產成品茶10469.5噸,茶產業產值達9億多元,茶產業是該鎮經濟發展的“金字招牌”。
△茶農在茶山采新茶
近年來,社口鎮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契機,立足茶產業特色,著力發展“數字+”智慧服務,快速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坦洋5G智慧茶場正是“數字+”智慧服務的結晶。為推動茶產業綠色發展,社口鎮堅持黨建引領,緊緊抓住福安市“打造坦洋工夫紅茶核心區”的機遇,結合“數字+”智能模式,構建“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黨建引領運營模式,帶領群眾扎扎實實發展特色茶產業。通過大力實施茶產業良種工程、茶園生態工程、質量安全工程、龍頭帶動工程、品牌提升工程、市場營銷工程“六大工程”,推動茶產業改造升級。
在社口鎮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全國5G農業智慧茶園示范區落戶福安坦洋茶場,首期500畝投入試運營效果良好。通過5G網絡,在遠方依托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實現施肥、灌溉、監控病蟲害等,實現了“數字+”與茶產業的有機融合,促使茶葉生產更精準、茶園管理更節本增效、農業更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產好茶提供有力保障。
“自從5G智慧茶園落成以來,我們在家里通過手機,就可管理茶葉生產。一個是降低成本,再一個是自動化。同時,通過可視化的過程,消費者可以看到我們茶園怎么管理,對我們提升農墾的茶葉品質,宣傳福安的茶葉起到很好的作用。”福安市農墾集團坦洋茶場場長鄭明星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5G農業智慧茶園示范區坦洋茶場項目影響甚廣,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第四屆中國國際茶博會亮相,上榜“中國茶業2020年度十大事典”。
“除了產好茶,還要賣好茶。”據社口鎮鎮長陸絢介紹,在原有銷售渠道的基礎上,借助“數字+”互聯網優勢,社口鎮聯合同泰春、紅新茶廠、省茶科所打造了線上銷售體系,聯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不斷打開銷路。并緊跟市場趨勢,舉辦了“數字云購,樂享兩岸”為主題的電商直播活動,充分向海峽兩岸網友介紹社口當地人文風光、特產農產品,進一步提升知名度。
同時,通過引進電商企業進駐開展農村電商服務,打造“坦洋工夫”電子商務中心,采取“互聯網+茶葉”推廣新模式,傳遞產品特點和文化價值,致力于將社口打造成福安乃至閩東茶葉生產、加工、銷售、流通的重要核心區,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這些年,‘坦洋工夫茶’已經逐步打響了招牌,我們還積極探索新的產業模式,在茶產業的基礎上,結合紅色文化,發展‘數字+’的旅游模式,推動新業態產業發展。”陸絢說道。
△坦洋村真武橋
社口鎮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獨特,畬家文化、紅色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特色旅游的優厚條件。近年來,社口鎮以非物質遺產文化、茶旅研學、紅色主題教育等特色文化為依托,結合“數字+”服務,全力打造“智慧文旅”項目。建成了數字化黨建館“振興之路”主題館、黨日活動學習教育基地、學院共建實訓基地等,通過“智慧導游”項目,構建了觀光休閑、黨性教育于一體的智慧文旅線上體系,并形成了社口——坦洋茶旅路線、紅色經典旅游路線,吸引眾多黨員干部、游客、學生前來體驗黨性教育、畬族風情、茶文化,成為研學和勞動教育的“網紅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