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至4日,昭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該市昭陽區組織相關專家教授對昭通市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黃毅梅、劉萍、龔聲信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以下簡稱茶葉所)汪云剛研究員等起草的“小葉種茶產地環境條件”“小葉種茶苗木繁育技術規程”“小葉種茶栽培管理技術規程”“小葉種低產茶園改造技術規程”和“小葉種茶有害生物防控技術規程”等5個昭通市地方標準進行審定,汪云剛研究員向標準審定專家組介紹了相關標準情況,專家組一致審定通過標準。
昭通市生產茶葉的歷史較長遠,據清嘉慶十五年《大關縣志稿》已將翠華茶列為重要的土特產。目前該市10縣區中有鹽津、大關、綏江、彝良、威信,水富,鎮雄、永善8縣生產茶葉,茶區海拔分布在900-1500米之間,小葉種苔茶是昭通市主要茶樹品種,生產茶類有:烘青綠茶、曬青綠茶,出口紅條茶、紅碎茶、南路邊銷茶、特制名優茶等,精制名優茶有:大關“翠華貢茶”,鹽津“苗嶺碧芽”“摩崖銀毫”“毛峰”“十里香”,水富“毛尖”“銀芽”等名優產品。其中,大關翠華茶是歷史名茶。近年來,圍繞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茶)品牌目標,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市茶園面積達15萬畝左右,在全市鞏固扶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作用。2021年南京農業大學黎星輝教授在云南省科技廳的關心支持下,與茶葉所研究員、云南省首批云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專家工作站建站專家汪云剛合作在云南翠貢茶業有限公司建立了云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在該公司開展茶園土壤改良、茶樹資源調查保護、優良茶樹品種引進、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及名優茶新產品研發等技術推廣示范,為當地茶葉產業提質增效提供科技支撐和技術保障,賦能鄉村振興,促進昭通市茶葉產業標準化、規范化、有機生態安全發展。
專家審定昭通小葉種茶地方標準
到云南翠貢茶業有限公司基地察看茶園標準化管理情況
來源: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