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后,大地回暖,此時的茶樹已經冒出嫩綠的芽頭,展露出勃勃生機,迎來了采摘茶葉的絕佳時機。
4月9日,記者走進金寶山茶葉產業園區,綠油油的茶田層層疊疊,生機勃發,采茶工人們腰挎茶簍,穿梭在茶葉綠海中采摘新葉,隨著指尖的不斷翻轉舞動,一個個嫩芽被輕輕采摘下,放入小背簍里,將春天的“綠意”收入囊中,四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茶農李芳是采茶的一把好手,每年一到采茶季,她每天六點鐘就去茶園忙活,一年下來,靠著好手藝,收入不少。“每天能采到10斤左右,收入一百七八,從3月初采到現在,一個多月了掙了差不多4000元。”李芳行走在郁郁蔥蔥的茶樹之間,她滿臉笑意地說,“明前茶是有講究的,按標準采摘就是兩葉一心。”語畢,只見她雙手熟練地翻飛,一片片茶葉像綠色的蝴蝶般落入竹簍。
茶葉是平昌縣特色產業之一,當前,10萬余畝春茶陸續進入采摘黃金期,不少茶場、茶企用工存在缺口。為有效破解群眾就近務工和春季采茶用工的難題,平昌通過活機制、降成本、添動能等形式,有力保障茶園投產高產。
“我們積極配合全縣37個加工主體,每天組織勞動力3500人次到各個茶園采茶。”平昌縣茶果局局長胡智臻介紹,接下來還會通過臨近鎮村招工、跨區域調運、外地引入熟練采茶工和縣城有序流動等四大舉措,持續促進茶農增收、茶企增產、茶產業提質增效。
隨著采茶進入高峰期,記者注意到,附近的市民也陸續加入了采茶隊伍,春茶采摘不僅盤活了本地閑置勞動力,還有效帶動了市民增收致富。市民馮海英平時在家帶小孩,這幾日,一有空閑時間她就來采茶。“主要是工作時間很靈活,離家也不遠,工錢現場結算,可以給家庭帶來一份不錯的收入。”
金寶山依托良好的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潛能,搭乘浙川茶旅融合“產業協作”專列,推動產業發展、落實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農文旅融合發展。不僅如此,許多市民游客也帶著家人朋友來到茶山,踏春賞景,體驗采茶的樂趣。
“本來是去親戚家玩耍,正好遇到村民采茶,剛好天氣好,吹著風、曬著太陽,想體驗一下采茶樂趣,于是我們一家人加入這個隊伍。”游客陳煜喬說。
據了解,金寶山萬畝茶園這段時間每天可吸納就業700余人,每天可產鮮葉近6000斤。2024年一季度,平昌縣茶葉產量1539噸,同比增長26.7%。
來源:巴中農業農村,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