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認定名單。本次獲此項稱號的示范園全國共100家,云南省有4家,其中,普洱市瀾滄縣景邁茶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成功入選,是我市第一個被認定的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是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是促進返鄉入鄉就業創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臺。普洱市瀾滄縣景邁茶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位于普洱市瀾滄縣惠民鎮,北至惠民鎮鎮區、南至芒景村委會芒洪村、西至芒景村委會翁哇村及景邁村委會糯干村、東至景邁村委會芒埂村及惠民鎮鎮域邊境。主要涉及惠民鎮鎮區、景邁村委會和芒景村委會。示范區規劃總面積約4666.45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732公頃。示范園以茶為核心和主題,按照“做優一產、做精二產、做特三產”的總體思路,充實完善茶葉全產業鏈,優化茶園種植結構與種植模式,大力發展茶產品深加工,重點發展以茶文化旅游為引領的第三產業,最終形成以茶產業為龍頭,種植、加工、旅游、文創、商貿、物流、研學教育、健康養生等多產聯動的“普洱茶+”農業產業功能拓展型產業融合模式。
示范園產業空間布局
示范園所在的惠民鎮與西雙版納接壤,是瀾滄縣的“南大門”,也是瀾滄縣南部發展次中心。示范園地處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核心區域、國家文化保護單位范圍,如何將遺產保護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是示范園創建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對此,在普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委、縣人民政府、景邁山古茶林保護管理局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決問題,全力推進申遺和示范園創建工作。
(一)創新模式,協同推進。一個思路統籌申遺和示范園創建工作,無論是申遺還是示范園創建工作,均以加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保護及三產融合為最終目標。一是通過申遺、文物保護工作加強示范園范圍內的自然環境保護、建筑風貌保護,充分展示示范園內自然、人文景觀;二是示范園創建工作不斷加強產業融合,完善基礎設施、產業配套設施、旅游設施建設等工作促進申遺工作的推進;三是做到示范園創建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二)以園帶鎮,融合發展。在統籌申遺和示范園創建工作的同時,示范園積極致力于對周邊村落的帶動。示范園創建以來陸續實施了對傳統村落環境的綜合整治、文物保護、茶葉加改造、曬棚建設和民居修繕等項目,有效提升了周邊村莊人居環境,生態環境質量及產業發展質量;通過古樹茶產業的發展、茶文化展示中心、申遺四中心等項目的建設,充分發揮了示范園三產融合功能,不斷帶動全鎮的發展,為惠民鎮的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示范園內傳統村落
下一步,將按照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的創建標準及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省委、省政府“三張牌”的部署要求,持續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抓住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和顯著的自然資源優勢,鞏固和提高景邁山品牌的可信度、影響力,強力支撐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協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來源:瀾滄發改,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