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啟之年。陜西各產茶市、縣(區)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穩面積、重創新、優結構、強品牌、提效益”的思路,著力提高陜茶供給體系品質和品牌,促進茶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實現茶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啟之年。陜西各產茶市、縣(區)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穩面積、重創新、優結構、強品牌、提效益”的思路,著力提高陜茶供給體系品質和品牌,促進茶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實現茶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這為我市茶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市政協委員陳常頌建議,要立足閩東茶產業傳統優勢,在全省率先創建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創新園(以下簡稱“三茶融合創新園”),集中展示茶文化、整合茶科研力量,推進茶產業集聚發展。
茶葉是保康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目前,保康茶葉種植總面積達17萬畝,茶企百余家。2020年,全縣茶農人均年收入突破8400元,茶葉產業綜合產值達到20億元。
近年來,霍山縣立足地域和資源優勢,堅持標準化管理、品牌化運作、規范化經營,做大做強茶葉產業。2021年,全縣茶葉總產量10910噸,一產產值10.28億元,綜合產值26億元,茶農人均收入5500元左右。
“茶不僅是一種健康飲品,更有著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近年來,茶產業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月8日,中國農業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黨委書記、副所長江用文表示。
1月8日《農民日報》第7版刊發 《一杯老普洱品出新“味道”——云南省 普洱市思茅區推進有機茶產業發展見聞》 關注普洱有機茶產業發展 跟小布一起來看全文 思茅區龍生茶業工人正在晾曬茶葉。 看著工人們包裝好最后一批出口的茶葉,董祖祥領著記者來到了留樣室,這里保存著近幾年所有抽檢的茶葉樣品。董祖祥告訴記者,每一片葉子的種植、加工信息都會被記錄在一串簡單編號上,產品不管到哪里,消費者都能通過這串編號進行溯源。這是做有機茶重要的環節之一。
在老車間里,漳州茶廠員工正在包裝茶葉。 茶的包裝工藝依舊保留“老味道” 茶藝師正在拼配茶葉 茶葉審評,不僅要看外貌,還有聞茶香、嘗味道等多道程序。 市民在漳州傳統烏龍茶精制工藝非遺展示館參觀 漳州茶廠歷史建筑群 漳州茶廠歷史建筑群 漳州茶廠歷史建筑群 漳州茶廠歷史建筑群
記者8日從畢節海關獲悉,近日,貴州凰冠山茶葉有限公司的5.85噸茶葉,價值約113.78萬元(17.84萬美元),通過西峽香菇網跨境電商平臺,完成畢節首單跨境電商9710出口業務,將經南沙港以海運方式,出口中國香港。
12月10日-13日,岳陽黃茶企業組團參展2021第十三屆湖南省荼業博覽會取得好成績,其中岳陽黃茶獲得2021湖南茶葉鄉村振興“十大領跑品牌”,湖南省君山銀針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君山茗片”獲2021“茶祖神農杯”黃茶類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