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洱縣認真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宗旨,充分發揮黨支部、黨員領導干部的核心作用,大力實施以支部領辦產業、干部領辦項目、黨員領辦任務為內容的“三領工程”帶來的可喜變化。
支部領辦產業
寧洱縣堅持支部掛帥,一村一業,先后探索出龍頭企業黨組織+基地、產業園區黨組織+農戶、互聯網黨組織+電商、農村黨組織+合作社4種模式。2019年,發放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1900萬元,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行動計劃進展良好,在寧洱鎮溫泉村,共流轉土地3000多畝,建設溫泉村生態有機茶園基地,提供貧困戶就業崗位200多個,帶動戶均年增收6000多元。
同心鎮那柯里村黨支部以茶馬古道文化、馬幫文化、民族風情文化為特色,通過保護生態環境、傳承歷史文化、大力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業,那柯里村支部領辦“茶馬古道”旅游合作社,主打普洱茶文化、民俗文化、特色餐飲等文旅項目。目前,那柯里共有14家農家樂,日均接待游客600余人,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200余萬元。
黎明鄉岔河村黨支部帶領村民發展綠色產業,實現了脫貧致富。全村有茶園3305畝(戶均種茶20畝以上),有茶葉加工廠9個,2019年全村茶葉收入達700萬元,茶農僅種茶一項人均年收入就達6000元以上,茶葉已成為村民致富的“綠寶盆”。
此外全村種植烤煙500畝、哆依2120畝、堅果1243畝、核桃826.5畝、小紅米100畝,為群眾長期有效增收筑牢了產業基礎。
干部領辦項目
堅持項目為主,干部帶頭,通過駐村干部幫扶項目、支部書記示范項目、村“兩委”干部認領項目,大興招商之風,助力脫貧攻堅。抓住上海金山區對口幫扶和寶鋼集團定點幫扶機遇,2019年爭取幫扶資金1720萬元(上海金山區對口幫扶1300萬元、寶鋼集團定點幫扶420萬元),幫扶實施了核桃、茶葉、咖啡等項目;掛幫部門支持一點。全縣共有1個省直部門、23個市直部門掛幫脫貧摘帽工作,爭取為掛幫村支持項目、資金500萬元,幫扶實施了種養殖級加工等項目。全縣農村干部人均認領分攤至少1個扶貧發展項目。
黎明鄉岔河村黨支部書記李豐先行先試,充分運用“互聯網+電商”運營模式,建立岔河村基層黨建群、岔河村緬瑪微信群、岔河村基層干部微信群,在微信上發布岔河村農產品信息,幫助村民銷售肥豬、紅米、哆依、茶葉、野生菌等農產品,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把產品變成收入。
目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5戶142人已實現脫貧38戶124人,201戶常住戶中的168戶建蓋了小樓房,有小轎車、貨車104輛,占農戶比例的50%以上,昔日的窮山村變成了富裕村。
黨員領辦任務
堅持實干為先,黨員示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該縣全面完成了縣鄉村“三位一體”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并設置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黨員代辦崗,群眾當天辦結不了的事,全部由黨員代為辦理。
全縣還以村民居住的村民小組為單位,推選威信高的黨員任村民小組長,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群眾參與組成包組治理小組,負責黨的政策宣傳、環境衛生整治、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實施等工作,全面推行黨員小組長治理責任制。找準扶貧與黨建結合點,為農村經濟建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實現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目標。
2019年,完成了89個村(社區)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整合脫貧摘帽項目建設173間村民小組活動室,確保黨員10人以上村民小組活動室年內實現全覆蓋,進一步加強和提升村級活動室建設、黨員培訓。目前,全縣農村共成立黨員包小組1000多個,吸納1000多名入黨積極分子和群眾共同參與,形成了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鄉村治理格局。
(寧洱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