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普洱茶的好壞,第一個要素是原料,原料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普洱茶品的質量。而原料的基礎是茶葉,茶葉的基礎是茶山,所以,茶山就是普洱茶的根基。如果這個根基不穩固,那普洱茶的根基就會很脆弱。
幸運的是,普洱茶的根基——云南茶山,是最為穩固,最為優越的。俗話說“好山出好茶”,云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全世界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理氣候稟賦,云南茶山不僅出好茶,并且地域遼闊,出全國最多的好茶。
因為做茶的原因,我與云南有了不解之緣。制茶經年,多次置身于其中,流連忘返,返而回味,不可盡言。見過村民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聽過山里的蟲鳴鳥叫,風吹雨打;少數民族的民俗民風,載歌載舞。
人們表現著一種質樸,表達著多樣的熱情。可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山林之地,氣韻更現于人身。
與茶農打交道,與來自各地的客人們結識交流,匯集著茶行業市場的種種信息,也見識了各地友朋的風土人情,風流韻事。
近二十年來,普洱茶崛起,價格一路趨高,尤其近年來,全國其它茶類比較低迷的情況下,普洱茶崛起的勢頭依舊不顯頹勢,可謂一枝獨秀。這種狀況,固然和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個性品質能夠使普洱茶產品大量長久保存,具有驚人資金吸納能力有關,但最根本原因則在于云南茶山的優質為培育好茶提供了基礎,出產量也極大,是這些好茶征服了廣大消費者,贏得了他們的青睞和信任。
云南最優質好茶之迷就是適宜的海拔和較低緯度的有機結合,具體就是指較高海拔條件(1200米~1800米之間)和低緯度(22°左右)這個區域之內的茶山出的茶葉。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后,這樣會得到的良好結果是:日溫差很大,海拔越高,晚上越冷,白天很熱,茶葉品質就越好。日溫差大就是好茶之迷!
以優質普洱茶生產的地理氣候條件,尤其是高海拔和低緯度有機結合的條件衡量,只有云南才具備最適合普洱茶生長的地理氣候條件,云南之外其它茶區(除了老撾、緬甸、越南極少地區)生長的茶葉,都不具備普洱茶優質原料的第一要求“味最釅”的標準。
只有用云南茶區優質原料按照普洱茶特殊工藝生產出來的茶品,才能算優質正宗的普洱茶。而非云南茶葉原料,即使它們用普洱茶工藝生產出來,也不能算普洱茶。
這些年來,與云南普洱茶、山、水、人和路的接觸,的確讓我感受良多。而回看最初入行時的自己,的確成長了不少,對云南的風土民俗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話說回來,云南是一個養氣養人的好地方,擁有著能承繼厚德,承載厚道的好山和好路。
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