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是首個“中國有機茶之鄉”,有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現有茶園面積10.7萬畝,2019全年茶葉產量1.66萬噸,產值10.82億元。全縣6萬多人從事茶葉的種植、加工和經營,茶葉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0%以上,茶園面積、產量、產值均居金華市首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圍繞“既防得住疫情、又聞得到茶香”目標,武義縣農業部門加強指導,從生產方式、銷售模式、文化推廣多方面著手,促進茶葉生產、加工、銷售、文化、旅游三產深度融合,多輪驅動,打好“組合拳”,為武義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續的新動能。
線上線下拓銷路 疫情難阻春茶香
“一兩春茶一兩金”,針對春茶生產時效性強特點,武義從線上線下多方發力,打通銷售堵點。
“通過寧波港,我們發了一萬余斤有機白茶片到美國,其中有一部分是今年的新茶。”更香有機茶業公司茶廠廠長葉冰峰說,2月10日更香公司就接到美國合作商發來的有機白茶片2萬余斤的“新年第一單”。但受疫情影響,遲遲無法生產交貨。政府部門多方協調,迅速解決了企業用工、包裝運輸和資金周轉等困難,才順利讓“武義有機茶香飄海外”。
另一方面,企業也合理調整茶類結構,視原料情況和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種類,錯開茶類加工時段,積極應對特殊時期的市場變化。“如果只做綠茶,頭年茶葉賣不完,第二年只能低價賤賣,500元/斤的賣到100元/斤。白茶就不同了,它是微發酵茶,越放越好喝。” 浙江鄉雨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祝凌平說,今年他們公司利用白茶市場消費熱點、耐貯存等特點,加大名優白茶生產,減少綠茶生產,同時開發碾茶、抹茶等系列茶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效益。
為拓寬銷路,武義縣積極鼓勵茶企與互聯網“聯姻”,利用抖音、淘寶等直播渠道,讓傳統行業“老工藝”搭上網絡經濟“快車”。2月23日,武義湯記高山茶業公司創新“直播手工炒茶,線上現場銷售”新模式,這種集現場炒制的新鮮感和網絡直播的直觀性于一體的“炒茶秀”,吸引了不少網友圍觀,也贏得了大批顧客。
疫情影響下,武義茶的銷路轉型迎來了新契機。依托網絡平臺,不僅拓寬了茶農、茶企的銷售渠道,也更加便利了茶商。武義縣通過網上農博、社交電商、微信直播、小區團購等方式,助推優特農產品銷售,截至4月底,已經實現產銷對接金額1200多萬元。
打好生態牌 唱好茶旅戲
作為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第一個有機茶之鄉,武義的好山好水、人文風物,造就了鮮明的茶葉特色。這顆遺落在浙中地區的明珠,不僅享有溫泉名城、養生福地的美譽,還有奇峰翠谷、溫泉碧波等天然美景。近年來,武義縣以茶促旅,以旅帶茶,發展復合業態,提升綜合效益。
今年5月21日是“首個國際茶日”,浙江省首次發布了十大茶旅精品線路,“浙江武義——有機茶鄉養生之旅旅游精品線”入選。路線整合了更香有機生態園、駱駝九龍養生黑茶文化園、鄉雨有機抹茶數字化工廠、花田小鎮農旅結合觀光園、千年古剎延福寺、上街等多處茶旅景點,充分展示武義有機生態環境和現代化茶葉生產加工水平。
為了更好地展現武義春光,今年武義縣農業農村局聯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天目新聞客戶端,發起“武義春光美”短視頻征集活動,通過線下采風、短視頻拍攝等形式,聚焦武義茶元素和旅游元素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打響武陽春雨、有機茶品牌。活動共收到網友上傳短視頻近330余條,天目新聞客戶端“武義春光美”話題點贊留言超過40余萬,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8800萬,更有多條微博被精選到微博頭條和熱門話題。
打造產品“金名片” 共品一杯武義茶
武義縣擁有全品類、高品質的名優茶,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青茶,特別是名優茶代表“武陽春雨”,深受世界各地茶友喜愛,而這些離不開武義茶人對高品質的追求。
今年4月,武義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舉辦2020武陽春雨金獎產品評比,全縣20家茶企,74個茶樣參加評比。產品評比大賽既是武義好茶爭奇斗艷、競相角逐的殿堂,也是以競促技,武義茶人技藝切磋的跑馬場。經過十幾年的交流和碰撞,武陽春雨茶逐漸形成了清晰明朗的風味特征,在不斷精進的“技藝”中成為“有記憶的茶”。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懷》中寫出了愛茶人的心境。5月16日,武義舉辦“2020年國際茶日暨武陽春雨品茶會”,縣長章旭升為武義茶“代言”,廣邀茶人開懷話“武陽”?;顒油ㄟ^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普及茶知識、弘揚茶文化,營造“知茶、愛茶、飲茶”氛圍。
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