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鳳形
關于安吉白茶的描述,我們一般會看到這樣一句話:“外形挺直略扁,形如蘭蕙,芽葉成朵。”
“蘭蕙”、“成朵”這樣的字眼,望文生義,就會讓我們產生“這就是蘭花形啊~”的誤會。其實這句話前面形容的是干茶,最后四個字則描述茶葉泡開后的姿態。
鳳形,就是“外形挺直略扁,形如蘭蕙”所描述的、最常見的安吉白茶外形。
鳳形安吉白茶干茶
它將一芽兩葉為原料的茶葉制成干茶后,芽葉分叉,茶條挺直,形似鳳尾,稱為鳳形或鳳尾形。現在大多都是利用理條機制作成形。
二、龍形
把安吉白茶鮮葉按龍井的制作方式,將茶葉壓成扁平挺直,炒制而成,這就是龍形安吉白茶,也變成了炒青綠茶。
這種外形的茶,在安吉當地很少有茶企生產,也很難買到。
鳳形與龍形,除了外形、工藝不同,滋味也有很大的區別。龍形在炒制時,茶葉汁液比鳳形工藝更為散發的多,鳳形的滋味鮮嫩清爽,而龍形則略為濃厚。
為什么是“鳳形”而不是“龍形”?
安吉白茶國家標準有龍形和鳳形之分,可目前安吉所有茶企幾乎都不生產龍形安吉白茶,這是為什么呢?
當初安吉白茶在實驗制作階段嘗試了各種加工方法,烘青、炒青、半烘炒等,后來選擇了烘青有幾個原因:
1、烘青最能體現安吉白茶的淡若蘭香的特色,體現安吉白茶舒展的自然之美。
2、安吉白茶在前端采摘已經耗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如果在加工環節再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這個產業很難持續。
三、蘭花形
安吉白茶蘭花形在工藝上與常規鳳形安吉白茶加工稍有不同,屬于新工藝,目前在安吉當地個別茶企有生產。
蘭花形基本工藝流程:采摘-攤青-殺青-理條-初烘-復烘-提香-風選分級-成品;
這種蘭花形的安吉白茶,它的干茶葉形似蘭花,芽葉端部略卷緊,稍散開后并向下彎。
雖然這三種安吉白茶在外形上各有不同,滋味也會有差別,但是泡出的芽葉都朵朵可辨。
對于一般的白茶類而言,經過萎凋干燥等簡單工序,便可制作。可安吉白茶卻大有不同,一系列繁瑣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