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市茶葉協會原會長、退休干部葉乃壽日前宣布:找到了“坦洋工夫”紅茶獲“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的歷史檔案。
當天,福安市茶葉品牌與質量管理委員會、市茶業協會舉辦了“尋找‘坦洋工夫’獲金獎檔案匯報會”,葉乃壽報告了自己與侄兒林桂斌尋找檔案的經過。
“坦洋工夫”創制于1851年,列“閩紅”三大工夫紅茶之首。1915年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與貴州“茅臺”酒等一起獲得金獎,從而奠定了世界名茶的地位。福安人以此為榮,代代傳頌著這個動人的故事。
然而,由于過去人們忽視檔案管理與對品牌的珍愛,獲獎金牌與證書都丟失了,政府、社團和民間人士千方百計尋找無果,人們只能從市檔案館館藏資料中找到有關福安商會選送的“坦洋工夫”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的記載。由于沒有原始資料佐證,一些人士甚至認為“坦洋工夫”獲金獎是虛傳。
近年,福安啟動茶業發展品牌帶動戰略,“坦洋工夫”金獎問題更引起人們關注。今年5月,一位市領導對葉乃壽說,“‘坦洋工夫’獲金獎獎章、證書丟失了,有人還認為獲獎是虛傳,誰能找到原始材料證明,可算為福安人民立一大功啊!”
葉乃壽在閩東從事茶葉工作40多年,1999年主編《寧德茶業志》時,為尋找“坦洋工夫”獲金獎史料,跑遍閩東各縣檔案館、文化館和省檔案館、省圖書館等,也走訪福安坦洋村群眾和省、地茶葉系統的領導、專家,但都查無結果。2001年,他查閱《中國茶葉》刊物資料時,發現題為“1915年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獲獎茶葉”的文章,獲金獎名單中有福安商會茶,但這仍不算最原始的資料。
葉乃壽決定繼續尋找“坦洋工夫”獲獎檔案。今年10月,他到南京圖書館查遍所有民國檔案的索引目錄,未見線索;到南京圖書館民國文獻中心尋覓,一無所獲;再查閱1915年至1916年的《新華日報》《南京晚報》《文匯報》等報刊,仍不見記載。接著,他又到上海檔案館、圖書館查到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要覽》和《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農業調查報告》,但這兩本書只有巴拿馬賽會概況,沒有福安商會茶獲獎記錄。
葉乃壽沒有氣餒。根據上海圖書館專家提供的線索,葉乃壽給在北京茶業協會福安分會任秘書長的侄兒林桂斌傳去相關資料,要求他到國家圖書館查找。在國家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林桂斌從縮微資料庫中查到了共有303頁的《中國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紀實》一書,書中第191頁詳細記載著福安商會茶等中國21種茶品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的史實。至此,福安商會茶“坦洋工夫”紅茶獲“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有了原始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