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五一小長假后,泉城茶葉市場進入銷售旺季。雖然坊間有句話:“明前金,明后銀”,說的是清明節前采摘的茶葉質優價高,節后采摘的茶葉在品質和價格方面有所下降。然而,記者在走訪了濟南幾家茶葉專賣店后了解到,隨著新茶的陸續上市,雖然“明前茶”是不太好買了,但茶客們的購茶熱情絲毫未減。此外,本月月底,將在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展的2011第四屆山東國際茶文化博覽會,以及將在濟南茶葉批發市場舉辦的中國濟南第六屆國際茶葉博覽會,均在這個“紅五月”為泉城的茶葉市場注入了頗高的含金量。
近日,記者在市場上了解到,無論明前茶還是明后茶,銷售情況都不錯。“五一期間,店內的銷售額明顯增加,節后這股銷售熱潮仍未散去。不少茶友紛紛來店,表示要選購兩斤留待慢慢品嘗。”天宇茶葉平價超市的銷售人員陳小姐介紹。“當然,有些茶葉是自用送禮兩相宜的佳品,比如大紅袍、金駿眉等。節前就有新老顧客打電話訂購時,會特別詢問包裝是否精美等問題。”伍豐堂茶社的宋經理告訴記者。
新茶暢銷
自用送禮兩相宜
雖然新茶上市“巧遇”小黃金周,掀起了茶葉市場的一輪銷售熱潮,但是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還是應該理性選購,不要被一些概念化的炒作方式所誘導。就拿身價一度飆升的明前茶來說,少數消費者在新茶選購方面存在誤區。所謂的明前茶、雨前茶,雖然品質的確更優,但是其觀賞意義、體現身份等抽象概念還是大于實際飲用價值。真正說明茶葉品質的是等級。廣大愛茶之人應該理智消費,不要拘泥于時令。如果普通市民只是用來自飲,那么不妨選擇近期采摘、上市的新茶。因為,此時處于春茶的后期,產量增加價格穩定,是不錯的日常茶選擇。對于大部分茶友來說,能品味每年五一前采摘的品質春茶,也是不錯的體驗。
茶博會預熱
茶界盛事受關注
除了銷售火爆外,豐富的茶事活動也為泉城茶葉市場添了把火。月底,即將在我市舉行的兩屆茶博會可謂茶界盛事,其不僅為茶友帶來了福音,還為茶商門提供了展示品牌的平臺。不少茶企業紛紛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國茶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營銷是很多品牌的主要營銷策略。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把生活與文化結合,回歸茶本位,茶,其實可以從質樸中透出優雅。”某茶商表示。的確,茶品牌的推廣不能盲目跟風,而是樹立獨一無二的產品線和品牌定位。要依靠生活方式的倡導,茶企業除了要保證茶葉的品質外,還要重視對其內涵的打造。我們要重視茶博會,挖掘茶品牌的文化內涵。從大方向著手,尋求突破和發展。現場品春茶、交流茶文化知識,借勢大力宣傳自身品牌,向全省市,全國,甚至全世界推廣健康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