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四川站訊:近年來,方洞鎮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信息茶園建設工作,將信息茶園建設成為宣傳貫徹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陣地、宣傳法律法規的陣地、思想道德建設的陣地、村務、政務公開的陣地,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推動工作的“五個陣地”,拓寬了創新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載體的途徑。
小茶園,聚八方客,思想政治宣教好基地
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方洞鎮各村(社區)依托村(社區)老協會、村計劃生育協會活動中心等場地或是農戶寬敞住房建立起來的茶園越來越多,星羅棋布,鎮黨委在深入調研中發現茶園在滿足人民群眾休閑娛樂需求的同時卻也存在著滋養懶人、影響家庭和社會和諧穩定、傳播流言蜚語等問題。
同時,鎮黨委在調研中認識到茶園作為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的特殊需求應運而生的一種事物,宜疏不宜堵,應充分利用其人員聚集、農村信息輿論中心等特點,通過開展信息茶園建設引導茶園健康發展,以“揚正氣、樹新風”為主線將之建設成為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宣教基地。
明責任,規范管理,創建規范化信息茶園
(一)完善機制,加強茶園陣地建設
按屬地原則,落實50名村(社區)干部對全鎮的50家信息茶園實行“一對一”聯系制,將監管責任落實到各村(社區)的每一位干部,每月定期了解并上報信息茶園運行和活動開展情況,總結經驗、做法以及存在的問題、困難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堅持每季度不定期到信息茶園開展領導接待活動,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掌握了大量一手鎮情資料,征求和聽取廣大群眾對鎮黨委、政府發展思路的意見、建議。
同時,以此為渠道,了解并督促相關部門解決了群眾反映的電力不足、出行不便、貸款難等問題,獲得群眾一致贊譽,進一步拉近了干群距離,密切了干群關系,推動了信息茶園健康發展。
(二)明確職責,規范茶園陣地管理
作為方洞鎮向陽社區信息茶園的管理員,方洞鎮中心小學退休老教師張世森,多年來保持著這樣一個習慣:每天他都要到信息茶園去,給大家分發“人民日報”、“四川日報”、“瀘州日報”、“四川黨建”等報刊,有時候也與大家一起學習報紙上的內容,就一些問題展開討論……張世森同志只是方洞鎮50名信息茶園“五老”管理員中的一員。
農村“五老”人員閱歷豐富、德高望重,辦事公平、公正,受人尊敬、信任,他們除主要負責茶園日常管理事務外,還積極組織各種活動,召開“老年人發揮余熱座談會”, 自發組成協調小組,幫助解決群眾困難,處理鄰里糾紛、家庭矛盾。截至目前,協調小組已成功化解20余起鄰里矛盾、婆媳關系糾紛、不贍養老人等問題。
(三)示范創建,推動茶園健康發展
信息茶園建立之初,發展很不平衡,管理有好有壞,作用發揮參差不齊。為不斷建設完善信息茶園運作機制,進一步發揮信息茶園作用,方洞鎮在全鎮50家信息茶園中開展了“示范信息茶園”創建活動,以“三有三無”(有制度、有管理、有監督,無賭博、無迷信、無違法)為標準,3年間已有30家創建為“示范信息茶園”,形成了榜樣引領,示范帶動,家家規范,戶戶優秀的格局。
談起示范信息茶園建設,薛灣村黨總支書記劉安華深有感觸:“信息茶園建立之初,我村的3個信息茶園發展很不平衡,管理有好有壞,作用發揮也是參差不齊。開展示范信息茶園創建以來,臨近村辦公室的1個信息茶園率先創建成為示范信息茶園,村兩委充分發揮示范信息茶園的示范作用,在3個信息茶園中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將先進經驗推廣開來,將運行機制進一步建立完善,至2010年3個信息茶園全部創建為示范信息茶園。”
巧利用,因勢利導,發揮信息茶園宣教作用
(一)惠農信息的“傳聲筒”
信息茶園將政府提供、自籌資金購買的圖書架或閱報欄放在茶桌旁,把從村(社區)領到的各類黨報黨刊、農村實用技術書籍歸類整理上架,供茶客和群眾免費閱讀,并與農家書屋資源整合,實現書籍互通、資源共享,充實茶園書架,為茶客和群眾提供了大量政策及致富信息。
同時,信息茶園管理員通過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發放惠農政策宣傳單等方式對國家惠農政策進行宣傳。還組織鎮村干部到各信息茶園宣傳講解各種涉農法律法規、國家惠農富民、改善民生的各項政策,如新農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紅層找水工程、家電下鄉補貼等政策,保證國家政策及時準確地傳達到基層,惠及廣大群眾。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已開展專題講座100多場,2000多群眾受益,讓12名種養殖戶解決了生產難題,成功走上致富路。
(二)弘揚社會正氣的“主戰場”
在全鎮“示范信息茶園”創建活動中,各村(社區)將“九·九重陽節”活動、星級農戶、好公公(婆婆、女婿、兒媳)評選表彰活動等各類表彰會議在信息茶園里召開,用更加貼近群眾的方式宣傳尊老愛幼、扶困濟貧等先進事跡,用老百姓身邊的人和事教育老百姓,營造出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形成了“新人新事有人夸,歪風邪氣有人管”的新氣象,起到懲惡揚善,弘揚正氣的作用,群眾的思想境界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三)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
方洞鎮通過在信息茶園旁開辟村務、黨務公開欄,及時公布鎮村工作信息和村級財務狀況,破解了“兩務”公開面窄、知曉度小的難題,成功把宣教觸角延伸到最基層,覆蓋到邊遠的群眾,讓群眾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同時,茶園管理員通過組織集體討論、個別交心談心、接受意見建議等形式接收基層信息、傾聽群眾意見,并將信息及時匯總上報鎮黨委,為鎮黨委、政府實施各項發展戰略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