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廣州站訊:5月的廣州,鮮花爛漫,濃蔭滴翠,來自五湖四海的茶人齊聚美麗的珠江河畔,在琶洲中洲中心廣場共同見證5月28日這個在信陽紅茶歷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繼北京、鄭州、武漢、福州、上海之后,“信陽紅”在這一天挺進美麗的羊城,在廣州茶人中掀起了一場“嘆”信陽紅的風暴。
飲茶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也是“食在廣州”的一大特色。廣州人聚朋會友,洽談生意,業余消遣,都樂于上茶樓。一壺濃茶幾樣美點,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邊吃邊談,既填飽了肚子、聯絡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廣州人把飲茶,又稱“嘆茶”。“嘆”是廣州的俗語,為享受之意。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歷百年而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廣州茶葉消費市場上,“紅茶熱”日益興起,這為“信陽紅”在廣州開拓市場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2011“信陽紅風暴”廣州活動周啟動時,恰逢2011春季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的舉辦,當日上午,琶洲中洲中心廣場洋溢著喜慶的氣氛,近百張茶座,座無虛席。來自信陽、廣州兩地的政界、商界、茶界人士和參觀茶博會的各地賓朋絡繹不絕。“信陽紅”剛剛被擺上展位,就受到了各界嘉賓的高度關注。悠揚的樂曲聲中,茶藝師燙杯、投茶、持壺高沖……杯中的“信陽紅”上下翻滾,香甜的茶香氤氳開來。身穿大紅旗袍的茶藝師來回穿梭,為在座的賓朋滿上一杯杯濃濃的“信陽紅”。那高超精湛的技藝、那難以忘懷的香氣仿佛是一幅流動的畫,就這樣凝固在了成千上萬茶人的心中。端起茶杯輕貼嘴唇,稍呷茶湯,慢慢品味“信陽紅”,待聞到其持久的甜香、品到其醇厚甘爽的滋味時,大家已是欲罷不能,頻頻發出贊嘆。
“真是一杯好茶!”多年從事茶葉銷售的陳先生說,自己是來參加2011春季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的,沒想到卻有意料之外的收獲,品到了這么好的紅茶。他評價“信陽紅”湯色明亮、口感順滑、香氣持久。他說,自己經營的也有紅茶,而且在廣州市場的銷量一直不錯,現在廣州紅茶市場需求量比較大,“信陽紅”現在進入廣州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而且“信陽紅”有信陽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廣,一定可以順利打進廣州市場,而且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品茶是我的一大愛好。”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黃先生背著一個大大的背包,在“信陽紅”的展位前認真地看、細細地品。見到記者時,他拉開自己的背包,一一展示著他喜愛的茶葉品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心情不同茶也不同。我以前喜歡鐵觀音,這兩年開始喝普洱。今天,我就是來看看有沒有我喜歡的茶參展,沒想到一品你們的‘信陽紅’,我就喜歡上了,估計以后我這包里要為‘信陽紅"留個位置了。”離開時,黃先生笑著把茶藝小姐送給他的贈品“信陽紅”裝進包里,再仔細地拉上拉鏈。
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的紅茶“新秀”--“信陽紅”,讓眾多的廣州飲茶愛好者領略了中國最北方茶區紅茶的魅力,更以其獨特的品質贏得了廣州茶人的青睞。廣州市茶文化促進會會長鄔夢兆出席2011“信陽紅風暴”廣州活動周啟動儀式后,與市長郭瑞民等共同參觀2011春季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走到“信陽紅”展位前時,他以“信陽毛尖信陽紅,相映生輝共繁榮”來評價信陽茶產業的發展。
萬人“嘆”茶,成為新聞媒體競相報道的亮點。新華社廣東分社、南方日報、廣東衛視、廣東人民廣播電臺、廣州日報、羊城晚報、廣州電視臺、南方都市報、廣州人民廣播電臺、香港商報、民營經濟報、新快報、信息時報、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易、騰訊網、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大河報、東方今報等新聞媒體紛紛現場采訪兩地茶人。
鄔夢兆在接受河南電視臺采訪時說,過去人們只知有“信陽毛尖”,不知有“信陽紅”。我們愿意幫助你們打造一個好的平臺,幫助你們宣傳推廣“信陽紅”,讓廣大的廣州市民都知道在河南信陽有一個響當當的紅茶品牌,就叫“信陽紅”。我還要告訴廣州的茶人,不僅要喝“信陽毛尖”,還要喝“信陽紅”。喝“信陽紅”,別的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