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茶涪路自建成通車一年多來,共發生一般程序處理的道路交通事故114起,發生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517起,共計死亡42人,傷302人。”近日,這條微博迅速在網上傳播,數千名網友跟帖,該路也被網友稱為“魔鬼路”“奪命路”“搓衣板路”。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網上該微博內容基本屬實。茶涪路究竟是條什么路?為何又事故頻發?記者日前驅車從涪陵區進入該路段進行實地體驗。
茶涪路起于重慶南岸區茶園開發區,經巴南區、長壽區,止于涪陵區,全長約80公里,按城市二級公路標準建設,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60公里,沿線分別歸所經的四區交警支(大)管轄。
在公路入口處,記者見到該路寬約8米,瀝青路面較為平整,中間沒有物理隔離,只有一條虛黃線,公路大部分地段無防護欄,兩側人行道用白線標示。彎道較多,來往車輛頻繁。
記者路經事故高發的涪陵區石坨鎮天府村路段,看到公路一側擺有10多米長的攤位,10余名村民正叫賣蔬菜。兩輛轎車停靠在路邊,幾名車主正蹲在路邊挑選蔬菜。
“前不久,距離這里不遠的地方就發生了2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一輛汽車因速度太快,將路邊行走的一位老年人及其孫子撞死。”43歲的菜農劉治強稱,他經常在附近看到交通事故,有時一天能看到多起。劉治強所在的天府村有30余名讀書的孩子,為了他們的安全,家長們不得不往返于相距4公里的家和學校親自接送。
記者在南涪路段看到,一輛銀色奧迪轎車以每小時約90公里的速度,試圖對一輛長約8米的貨車強行超車,并在不到3米的間距內對該貨車長時間尾隨,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總長約80公里的茶涪路上,記者沿途只看到5塊限速警示牌,看到了3處村民擺攤售菜路段,只在涪陵段入口處發現一個測速點。雖然路上多處設立減速帶,但往來車輛普遍超速。
針對茶涪路事故高發的現狀,重慶市安監局監管二處處長何建平稱,茶涪路完全按照國家二級公路的標準設計、建設并驗收,硬件本身并無問題。何建平表示,重慶市政府對茶涪路的交通安全非常重視,專門就此召開了多次協調會,茶涪路沿線四區的相關負責人承諾,今后將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何建平建議有關方面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增加安全警示標志的數量,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設立人行天橋等。二是加強道路管控,嚴查超速、超車、違章停車的現象。三是加強對沿線群眾交通安全知識的宣傳及教育,提高行人的自我防護意識。
“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有硬件的因素、天氣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人的因素。”何建平稱,減少事故的關鍵是駕駛員及行人提高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