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不外出打工了,在家種茶,收入還行,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在節后打工返城潮中,石門縣壺瓶山鎮李坪村的村民王承杰選擇了留下來。近年來,石門縣通過扶貧育茶、質量立茶、品牌興茶,大力發展茶葉產業,2014年全縣茶園面積達到了14.6萬畝,10.3萬茶農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為推行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石門縣采取“群眾出地出力,政府供應良種茶苗和配套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方式進行重點扶持,2014年財政整合國家生態功能區、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全省扶貧開發重點縣等項目資金7657.29萬元,爭取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連續三年每年投入800萬元,支持白云山、大同山林場等11個茶葉標準化建設示范村新增茶園1.57萬畝。同時,該縣茶葉辦又選派了第二批35人到湖南農業大學開辦了為期一年的全日制“石門茶學班”,每人安排1萬元培訓費,著力打造一支“不走”的茶農隊伍。
“希望政府將尹家山的2公里、玉陽坡的1公里道路修通,俺們要將村里最后的140畝荒山開墾為茶園,現在每畝成齡茶園每年可產鮮葉4000斤,孩子們都希望回來種茶。”日前,面對進村巡回授課的技術人員,東山峰管理區南山片的老茶農鄭云珂、覃開明等表達了興茶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