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正是種茶好時節。景寧縣大地鄉張坑村的村民已在白茶基地忙了半個月,平整土地,挖溝筑壟。他們準備在這片50畝的基地種上白茶苗,“景白1號”、“景白2號”白茶苗成了基地的當家品種。
景寧惠明白茶因其產于敕木山惠明寺旁而得名,尤以“越泡越白,而且在杯中是亭亭玉立,葉面、葉莖、葉脈都宛如白玉,屬白茶中的珍稀極品”而著名。敕木山土壤以酸性沙質黃壤土和香灰土為主,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空氣濕潤,非常適宜白茶樹生長。由于當地土壤氣候條件特殊,孕育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惠明茶葉群體品種。惠明茶又分為大葉茶、竹葉茶、多芽茶、白芽茶和白茶五種。
近年來,景寧縣已發展了“景白1號”、“景白2號”白茶6560畝。去年全縣僅惠明白茶的總產值就超過4100萬元。“惠明白茶系列品種選育與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是景寧縣科技人員開展的研究項目。幾年來該縣科技人員不但開展了惠明白茶生物學、DNA分子標記、農藝學、生化成分、制茶品質和抗性的系統研究,選育出了“景白1號”、“景白2號”白茶,而且解決了景寧惠明白茶的繁殖關鍵技術。2014年底,“景白1號”、“景白2號”白茶還通過了浙江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認定)。
惠明白茶的種植盤活了景寧縣的閑置土地,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流轉,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產業,使該縣農業從過去追求產量和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變到了數量、質量和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軌道上來,走出了一條資源節約、高效產出、產品安全、環境友好,帶動山區更多茶農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