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是茶中極品、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清明節過后,雨前茶本應逐漸上市,但受倒春寒影響,本地云霧茶可能要推遲上市了。近幾日受低溫影響,云霧茶幾乎不怎么長了。加上降雨影響,從明前茶到雨前茶,茶農只采了兩三天。
“南云臺林場的茶葉平均在海拔480米左右,海拔較高,平時溫度就不怎么高,這一降溫,茶葉的芽就不怎么長了。清明節之前又有降雨影響,明前茶也沒怎么采。”南云臺林場山東分場副廠長王敏友介紹說,和去年相比,今年云霧茶的春茶產量有所降低。
港城的云霧茶在春茶階段一般采到5月15日前后,最晚采到5月20日。雨前茶所占時間跨度最長,所以占茶農一年收入的最大比例。5月20日之后的夏茶價格過低,人工等成本又逐年水漲船高,夏茶便不采了。秋茶在9月4日或5日往后開始采,一般只采20天。
“4月10日之后,我們將開始大批量采茶。”王敏友預計,4月10日之后,港城的氣溫才會比較適合茶葉生長,芽頭將會長得比較快,“只要溫度合適,茶葉長得很快。最快今天采明天就長出來了,晚一點也是后天長芽。”
雨前茶鮮濃而耐泡該如何選春茶
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前后采制的、用細嫩芽尖制成的茶葉稱雨前茶。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清明前采摘的茶)細嫩,但由于這時氣溫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各種營養要素也較豐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鮮濃而耐泡。從時間上分,明前茶是茶中的極品、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
雨前茶和明前茶相比,價格將有所降低,同時也是春茶,所以比較受大眾歡迎。那么,市民去買茶葉的時候,如何分辨新茶和陳茶?
在選購春茶時,第一要看外觀和顏色,新綠茶外觀比較新鮮油潤,青氣重;陳綠茶灰黃、色澤晦暗、枯灰無光。新紅茶色澤油潤或烏潤,陳紅茶則色澤灰褐或灰暗。第二就是聞,新茶聞得出清香或板栗香。新茶經沖泡后,葉芽舒展、湯色清澄,聞之清香撲鼻;而陳茶沖泡后,芽葉萎縮、色澤發黃,聞之則香氣低沉。第三就是品嘗,新茶舌感淡而爽口。
看非遺傳承人制春茶制作程序很多
席行弟是我市唯一的云霧茶手工制作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席氏手工制茶的第六代傳人。
席行弟選擇春茶,鮮葉要求大小勻齊、老嫩一致,不帶老葉、老梗。采完嫩葉后,要將茶葉攤放在潔凈的竹匾上,揀出不合適的茶葉。
挑揀完成后,席行弟便開始殺青。殺青是炒茶的開始,主要作用是散發青氣、形成香氣。鍋的溫度控制在120℃至140℃后,一鍋投一斤左右的鮮葉。葉質炒變軟之后,出鍋攤涼。等茶葉變涼之后,席行弟便開始對茶葉進行揉捻,用力均勻地揉捻十多分鐘后再投入鍋中搓條。茶葉炒成九成干時,便可以出鍋攤開冷卻。最后,這些茶葉再放入鍋中提香,出濃濃板栗香、茶葉足干,春茶便炒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