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江西日報記者鄭榮林)江西茶香飄世界,上半年出口達2900萬美元。然而,自8月25日起,歐盟筑起“綠色壁壘”——部分茶葉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更嚴格了。7月31日,記者從我省一些出口茶企獲悉,農殘檢測新標準勢必將我省一部分茶葉擋在歐盟市場之外,生產、檢測等成本也將上升。但對于目前已占歐盟有機茶市場半壁江山的江西茶而言,這也是擴大歐盟市場份額的機遇。
這段時間,浮梁縣茶葉集團對歐盟市場的出口量明顯上升,每周的發貨量都達到三四十噸。該公司總經理吳水前說:“現在都是搶在新標準實施之前,盡量多出貨。”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對歐盟出口量達到800噸,目前已經收到的歐盟訂單有1700噸,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的接單量。
按照歐盟即將實施的農殘檢測新標準,茶葉中的啶蟲脒、異丙隆、啶氧菌酯和嘧霉胺的殘留限量要求是以前的一半。吳水前說,這一標準非常苛刻,意味著一部分產品將無法進入歐盟市場,只能重新尋找替代市場。
“即使我們的茶園不使用啶蟲脒,但是周邊稻田在使用時飄到茶樹上,也可能會影響到茶葉的農藥殘留。”婺源溪頭有機茶公司負責人最近也頭痛不已。該公司上半年對歐盟出口約100噸有機茶,如果按歐盟的農殘檢測新標準,可能有近三分之一的產品會受到影響。
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我省茶葉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0.9%。相比其他茶葉大省而言,歐盟新標準對我省茶葉出口的沖擊并不大,因為我省低農殘茶葉主要是出口非洲,對歐盟出口則主要以有機茶為主,江西有機茶占歐盟市場份額一半以上,截至目前,也未收到歐盟方面的茶葉農殘超標通報。
“對于我們來說,歐盟茶葉農殘檢測新標準既帶來了沖擊,也迎來了機遇。”婺源溪頭有機茶公司負責人說,歐盟茶葉農殘檢測新標準,將帶來市場的重新洗牌,省內乃至國內一批中小企業勢必退出歐盟市場,這也減少了市場競爭。公司還會繼續堅持以附加值較高的有機茶加工為主,下一步主要是提高茶園的源頭質量控制。
轉型升級,也是吳水前今年的主要工作方向。目前,該公司的2萬畝自有茶園是按照有機茶基地打造,可以符合歐盟新標準。現在的任務就是加強源頭農藥控制,引導合作茶農轉型升級,轉向有機茶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