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記者在貴州省政協組織召開的“晴隆古茶籽化石博物館規劃座談會”上了解到,貴州將晴隆縣云頭山建“中國古茶籽化石博物館”,并按4A級景區的標準規劃建設古茶籽化石博物館園區,以進一步推進貴州茶產業以及茶旅一體化發展。
據了解,1980年科研人員在貴州省晴隆縣碧痕鎮新莊云頭大山發現一顆茶籽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地化所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鑒定,確認為四球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萬年,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唯一的茶籽化石。
“這顆四球茶籽化石的發現,把世界茶歷史推進了100萬年以上,打破了世界上對茶樹起源地在中國或在印度的爭論,證明了茶樹起源于中國西南。”貴州省政協秘書長李月成說,如果利用得好,就會給貴州山區人民造福,助推世界茶產業發展。
為此,2014年李月成組織了眾多國內外知名茶葉專家學者赴晴隆云頭山進行實地考擦,并提出建設古茶籽博物館和云頭山茶景區規劃的設想。
李月成的想法得到了貴州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的極力支持,并以貴州省政協牽頭多次邀請全國給地茶葉專家以及茶企業共同探討古茶籽博物館建設規劃。
在通過各專家以及各企業負責人的考察分析后,認為:先興建一個“中國古茶籽化石博物館”,再圍繞博物館建設一個包括晴隆碧痕鎮、沙子鎮等鄉鎮面積達498.5平方公里的世界一流的4A級以上古茶園風景區(園區),讓云頭大山成為一個美麗的世界大茶園。
同時,該博物館內珍藏古茶籽化石為主的貴州省內各種植物化石,以植物化石為線索,直觀而全面地展示各種茶樹和其他各種植物的進化演變歷史,讓游客走進博物館就能了解各種茶樹及其他各種植物的濃縮演變。
李月成表示,貴州茶園面積600多萬畝,是全國的茶葉面積大省,但不是全國茶葉強省,因為貴州茶葉品牌小、散、弱,茶葉深加工不夠,附加值不高,茶葉的品牌與價格、茶葉的市場和科技還未有效帶動茶產業發展。
“政府扶持、政協幫忙、協會牽頭、市場主導”王富玉建議,建設晴隆古茶籽化石博物館園區可依托當地豐富的古茶樹打造一個精品古茶園,傳承茶歷史和文化;設立茶藝展示區,展示各國豐富的茶藝表演;建一個大的茶葉專業市場,依托貴州的各大茶場,規劃建設大茶葉專業市場,再逐步發展為一個全國一流的茶葉集散地;最后對這顆古茶籽化石抓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對“中國茶籽化石博物館”建設,貴州省已下發了640萬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