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茶還耕、還林和“倒春寒”天氣的雙重影響下,今年鐵觀音春茶出現較明顯的減產。“全縣春茶產量在2萬噸左右,比去年同期減少2500噸。”安溪縣5月14日發布春茶情況,相關負責人說,“雖然產量下降,但是品質整體上升,是近年春茶質量最好的一年,出了不少高價好茶,市場銷售量還較去年同期略有上浮。”
春茶交易量比增2.2%
“安溪春茶已全面登場,正在全國熱銷。今年春茶產銷呈現‘產量略減,質量提升,價格平穩,銷路通暢’的特點。”相關負責人說,產量雖然有所下降,但是全縣的茶園基礎管理全面加強,重搖重發酵工藝全面推行,茶葉質量持續提升。隨著消費回歸理性,質美價廉的中檔茶葉成為銷量主力,價格總體平穩。安溪縣茶葉協會各省外分會會員回鄉采購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以上。根據中國茶都交易大廳數據統計和茶店調查統計,自3月19日黃金桂春茶上市以來,茶都市場交易態勢平穩,至5月11日,春茶完成交易量5450噸,同比增長2.2%;交易額5.5億元,同比上升1.5%。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人力成本上升幅度并不大,普通毛茶的銷售價格也與往年大致相當,價格在百元區間內的春茶受眾面最廣。”茶農說。
“我們春茶一經上線便引來不少茶友的追單。”八馬茶業電商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崛起的電商渠道,拉近了茶友與茶商的距離。5月后開始采茶制茶,不到幾天時間鐵觀音春茶便被全國各地的茶友擺上了茶席。
電商平均客單價80元/斤
據悉,去年安溪縣茶葉電商交易額達20億元。今年1-4月銷售額達到4.9億元,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平均客單價保持在80元/斤左右。茶企推廣“網店+實體店”、“電商+合作社+茶農”等多種線上、線下互動的經營模式已經成為新常態。
“春茶未采已被預訂一空的情況并不少見。”安溪縣相關負責人說,在嚴把茶園種植關及制茶關的前提下,無論是合作社還是茶商、茶企都力求主打有機茶、生態茶,以“原料戰略”力推品牌影響力。華源茶業、興溪茶業、杉品茶業、高建發茶業等企業、合作社都在春茶上市前就簽下不少訂單。
高端手工茶受客商青睞
“今年的高檔春茶價格高過預期。”相關負責人說,春茶種植期氣溫較低,病蟲害較少,而高檔春茶因其獨特品質和可遇不可求的稀缺性,仍受成熟客戶、高端客戶的青睞。4月29日,龍涓安韻茶業30斤純手工制作的鐵觀音毛茶以2500元/斤售予上海客商。舉源合作社毛茶批發價均在200元/斤以上,最高的達500元/斤。5月1日,西坪德峰合作社向社員收購的近2000斤鐵觀音毛茶,價格在300元-500元/斤之間。
“在今年較為惡劣的天氣前提下,安溪可以推出令業界追捧的優質春茶與技術細分部署分不開。今年茶農進一步融合運用多方的技術資源,改變‘看天吃飯’為‘測天吃飯’。”相關人士說,五一采茶前,安溪廣大茶農、茶企、合作社便與縣農茶局和縣氣象局聯合制定采茶、制茶技術方案。比如,根據海拔、溫差條件,精致化調節修剪時間,調整制茶時間;通過肥水調節,延長茶葉采摘期;實行適當嫩采,分期分批采制茶葉。其中,華祥苑茶業、杉品茶業、坪山茶業等龍頭企業,依靠全天候曬青房、全自動清潔化生產線,自有基地茶葉采制率維持在80%-90%。
技術部署并不僅僅體現在采摘方面,不少手工制茶高手也不斷提升技術水平。香高味醇,是安溪鐵觀音與其他茶類競爭的獨門秘器。根據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林金科教授的研究,茶樹鮮葉含有的香氣成分只有53種,而成品茶葉香氣成分達500多種,大部分是在茶葉加工過程中形成的,鐵觀音“搖”出來的香氣是其他茶葉無法比擬的。基于這種認識,近年來,“重搖重發酵工藝+茶園基礎管理”、“種植+加工”的品質接力,成為廣大茶農、茶企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