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首屆咸寧市十大名茶評選活動中,咸安區“華勝雪綠”、“羅針茶”、“幕峰茶”、“汀泗川玉”分別被評為綠茶第一名、第三名和第四名,“瑤紅茶”獲紅茶第一名,“生甡川”磚茶被評為黑茶第四名,劍春茶獲評優質獎,展現了咸安茶葉品牌的強大實力。
咸安為何有如此完美的表現?
咸安區農業局副局長、區茶葉辦負責人吳永新告訴記者,咸安茶葉歷來以質優而出名。全區多家企業生產的名優茶多次榮獲國內外水平最高的“中茶杯”和“國飲杯”金獎或特等獎。茶葉加工水平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近年來,區內名優茶加工全部實行了機械化。
為了加快茶葉板塊基地建設,區委區政府出臺了《咸安區茶產業發展獎勵辦法》。對新建茶園和改植良種茶園的,通過茶葉品牌認證的企業,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無公害認證的品牌均給予獎勵。
僅去年,全區新發展標準化茶園面積1.5萬畝。其中無性系良種茶覆蓋率達到 90 %以上。全區被國家認證的有機茶品牌有6個,綠色產品9個,無公害產品13個,“三品”認證茶園總面積超過28000畝。
為了做大做強茶葉板塊,咸安區在科技推廣上面加大力度。在茶葉加工制作上,鼓勵茶葉企業新上自動化生產線。在茶葉新產品研發上,除了綠茶外,研發了青磚茶、紅茶、白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今后的茶葉發展中,咸安區將主打“有機茶”品牌,把好茶葉產品質量關,做大做強有機茶產業。2020年,茶園總面積發展到10萬畝,茶葉產值達到30個億 。
咸安區有機茶產業協會成立于2012年6月,由咸安區10家茶企、6家茶葉合作社、3個茶場成員組成。
咸安區素有“茶葉之鄉”美譽,種植茶葉歷史悠久。到20世紀80年代,成為全國茶葉生產百強縣之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全區茶園基地快速發展,茶葉生產穩步提升,茶葉市場有序推進。
目前,全區現有茶園面積3.92萬畝,其中無性系良種茶覆蓋率達到 90 %以上。全區茶葉產量達到1650噸,茶葉產值1.41億元。全區種茶大戶中,茶葉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有4家,產值超過100萬元的企業有10家。全區被國家認證的有機茶品牌有6個、綠色產品9個、無公害產品13個,“三品”認證茶園總面積為超過28000畝。全區連片超過1000畝的茶園有6個,超過500畝的茶園有10個。
咸安茶葉加工水平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全區400余戶茶葉生產戶,每戶都有2—6名制茶能手。2012年,張長川被評為“湖北省十大高級制茶能手”。全區名優茶加工機械共有1000多臺(套),其中自動化、連續化生產線15條,區內名優茶加工全部實行了機械化。
咸安茶葉歷來是以質優而出名。全區多家企業生產的名優茶在歷屇參評中,多次榮獲國內水平最高的“中茶杯”和“國飲杯”特等獎或一等獎。全市十大名茶評比,咸安區獨占鰲頭,占據半壁江山。
在品牌建設中,湖北川玉茶業有限公司被評為“省級龍頭企業”;4家企業商標榮獲湖北省著名商標;5家企業被認定咸寧市知名商標;咸寧市劍春茶葉合作社被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為“龍頭企業”;咸寧市圣龍春茶葉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合作社”。
咸安區有機茶產業協會,積極相應市委市政府打造“百億茶產業”的號召,本著“發揮優勢、互利互惠、良性循環、抱團發展”的原則,有效地為茶葉企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咨詢、員工培訓、法律援助支持、行業政策法規、行業統計數據分析等服務,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種茶葉展會、商務考察、產品推介、品牌創建等活動,充分發揮了協會作為政府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將為助力推動咸安茶產業的發展,為打造咸寧“百億茶產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