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倉儲是茶葉價值鏈的延續,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需要經受非常嚴苛的考驗。貯藏倉儲是普洱茶形成品質特征的重要工序,是實現普洱茶陳化加工的現代化發展,也是提升普洱茶產業價值鏈的必由之路。
【正文】首先,貯藏條件會影響普洱茶的陳化變化,單純依靠感官評審很難正確鑒別出普洱茶的年份;其次,貯藏倉儲的溫度和濕度也能夠影響普洱茶感官和理化品質變化的快慢;而貯放倉儲條件的不同,會給普洱茶的香氣成分和香型的變化帶來明顯的差異。
行內人都知道,普洱茶生茶是有生命的,自然環境的溫濕度交替對茶的成熟和口感至關重要,并且保持了各地存茶的個性,也即,普洱茶“因地而異”。
在這里,我們可以把倉儲氣候歸類為三種:自然氣候和人工氣候以及可控制的自然氣候(日曬溫度可利用、高濕可調控)。
近年來,普洱茶市場勢如破竹,蒸蒸日上,普洱茶產量也隨之高漲,“老茶”也越來越多。有個現象倒頗為有趣,“百年老茶”的字樣似乎時不時可看到,而實際上,不說百年,真正連三十年以上的老茶都極為難得一見,對于老茶,請您別信那一套所謂的年份說辭!當然,遇到存放得當、真正有年頭的老茶,著實不妨當作是一種緣分,值得用心細細品賞。
那話說回來,為什么老茶不能迷信年份?
我們知道,品質合格的普洱茶,在合適的溫度和合適的濕度的儲存條件下,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其綜合品飲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發生變化,總體而言是趨向于不斷改善。這個變化過程,實質上是茶葉內含物質的氧化及其聚合,其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合適的溫度與濕度,才能促成普洱茶“趨向于不斷改善”這個過程。
目前,云南普洱茶生產企業,從南到北的很多普洱茶經營商戶,以及全國各地的愛好型收藏的消費者們,在倉儲普洱茶時大多采取就地自然存放,當然,這里不排除少數的專門存放普洱茶的倉庫會采取調溫調濕的裝置與做法。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全國各地的溫濕度往往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不同氣候條件下貯藏,普洱茶的水浸出物含量有所差異。以廣州、上海、昆明、香港四個不同地方貯藏倉儲的茶樣為例,在感官品評中觀察到四個茶樣貯藏轉化程度大小是一致的,它們的變化大小與茶樣水分含量變化趨勢也正好相反,與四個茶樣酸度和可溶性糖含量的變化情況正好相反,即隨陳化程度的加深,水浸出物含量呈現降低的趨勢。
不同氣候條件下貯藏倉儲普洱茶茶多酚含量有明顯的差異,隨著陳化程度的加深,茶多酚含量呈降低趨勢。從它們變化趨勢來看,受到氣溫和含水量的共同作用;四個茶樣的揮發性成分組成和含量也都有明顯的差異,這就導致了我們在品飲有年份的普洱茶時,還是要以其最終呈現的綜合品質作為價值評判標準,而不要迷信年份。
所以,“老茶”迷們,不要輕易迷信所謂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