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澤文代表認真書寫建議。(宜賓新聞網 旦凱 攝)
宜賓新聞網1月19日訊(記者 旦凱)“發展川茶產業推進扶貧攻堅是帶動貧困地區農戶脫貧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成都參加省兩會的省人大代表、川茶集團董事長顏澤文在會議期間,提出要將川茶產業打造成脫貧攻堅支柱產業的系列建議。
“茶葉多分布在山區,茶葉經濟是典型的山區經濟,而山區正是四川農村貧困集中的區域。四川如何發展茶產業,如何與目前的精準扶貧結合起來需要進一步的重視。”在會議期間,顏澤文提出了《關于將川茶產業打造成脫貧攻堅支柱產業的建議》。在他看來,四川88個國家級貧困縣中,除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43個貧困縣茶葉分布較少外,四川三大優勢茶產業帶幾乎全部覆蓋其余45個貧困縣。馬邊縣、青川縣、屏山縣等10個貧困縣更是被列入四川省現代茶葉基地建設重點縣。
顏澤文建議,省發改委牽頭,將川茶產業作為山區農民脫貧的重要產業進行扶持。重點是創新扶貧支持政策,加大產業扶貧投入資金,增加貧困農戶的資本性收益;創新利益聯結方式,增強貧困農戶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融合度;鼓勵重點龍頭企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程,通過政策扶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機制扶貧等方式推動產業扶貧,帶動山區廣大茶農脫貧增收、持續增收,率先實現山區茶農致富奔小康目標。
“近年來,川茶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茶園種植面積已跨入產茶大省行列,良繁比例大幅提高,川茶品質大力提升,成為我省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產業。”顏澤文說,雖然有成績,但是還存在一大批作坊式茶葉加工廠,大量的優質川茶作為原料被省外品牌企業買走,沒有真正體現川茶的市場價值和品牌價值,導致大企業做不強,小企業做不好的小散亂現狀。
顏澤文表示,川茶產業亟待進行整體轉型升級,急需采取大舉措、樹立大理念、實施大抱團,聚合川茶整體優勢資源,凝聚合力,引入工業化發展理念和信息化發展手段,引進戰略資本,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隊伍,加快培育川茶產業大企業大集團,充分發揮大企業大集團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只有支持高標準茶葉加工廠建設,推進茶葉加工裝備升級,適應供給側改革要求。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引入各類戰略資本,盡早進入資本市場,共同打造川茶大集團,才能促進川茶產業整體轉型升級,實現工業化、信息化、資本化、品牌化、國際化的川茶大產業,真正實現茶業強省的目標。”顏澤文建議,全省應該重點支持優勢企業通過兼并收購、聯合重組及合資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業。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跨區域整合資源和市場,形成資源集中、生產集群、營銷集約的格局。積極推進茶葉加工的清潔化、機械化、連續化、智能化、標準化,鼓勵開展茶葉規?;⒓s化、專業化加工。
另外,顏澤文還建議全省統籌“川貨全國行”活動,整合資源,在全國重要城市建立“四川特產展銷中心”。即:選定一個城市,建立一個中心,舉辦一個活動,拓展一個市場,實現常態化的展示四川特產,銷售四川特產,宣傳四川特產,實現川貨品牌終端化和終端川貨品牌化,讓四川特產更好更快地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