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一種天然藥材,用它的干品泡茶,有清香提神、舒肝理氣、醒脾開胃的功效,是上等的飲品。”春節期間,連城縣培田古村落景區農家樂百花農家主人吳健龍向來自上海的一行游客推介說。
談起“桂花茶”,吳健龍關不住話匣子,他介紹說,前些年自己種植100余畝的丹桂、黃金桂,開花時節桂香四溢,滿地如鋪上桂花毯。愛動腦筋的他于是買來干凈的地膜鋪在桂花樹下,專門收集好,高溫消毒烘干,自已泡茶邀請四鄰或游客品嘗。“不想我的桂花茶也隨著培田古村的旅游而小有名氣起來,2年多出售桂花茶品500公斤。”吳健龍欣喜地說。
為深化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旅游業融合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近年來,連城注重茶葉產業與旅游線路、旅游中心景區做好結合,依托自然資源環境優勢,在羅坊、朋口、文亨等鄉鎮探索開發花茶生態旅游項目,打造擁有林下花海核心區、木本花園觀光區、蔬菜瓜果采摘區、環境資源涵養區,建設集田園觀光、農俗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文化主題生態景區,帶動區域內村民增收致富。
期間,連城連續舉辦“品高山生態茶、賞如畫梯田”“賞萬畝菊花”等旅游節慶活動,培育了頗具規模的萬畝高山茶園、茶山科普示范基地等旅游景點,并由春季賞花延伸至夏日品茶,拉長了“賞花經濟”產業鏈。目前,連城已形成菊花、秋葵、桂花、金銀花等花茶系列,與高山茶等綠茶互為補充,豐富了茶葉種類。
“茶中有游,游中有茶”。登上海拔1200多米、風景秀美的賴源鄉黃宗村千畝高山茶園,一條條游道井井有條地穿插其中,游客們紛紛拿出相機拍照。“游客來這里可以登山、賞景、品茶。”村民們說,夏季旅游黃金時段,上山的車輛川流不息,當地許多農戶開起了農家樂,收入連年翻了番。
文亨鎮富塘村山環水抱,翠竹搖曳,全村800多人擁有山地1600多公頃。這兩年,村民們利用山坡地種植茶葉600多畝,年產值500多萬元,絕大部分婦女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曾經的貧困戶陳愛華說,茶葉讓她走上了富裕路,僅采茶一項就能增收5000多元,每年在家打工100多天,不僅家庭照顧好了,農活也沒落下。村里還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統一茶葉種植品種、種植技術、制作工藝、銷售等,積極申請“綠色食品”標志QS認證、注冊了“富塘茶葉”商標,提升了茶葉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