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榮獲“世界著名茶鄉”稱號
四川新聞網宜賓3月20日訊(易友波 記者 周瑜原 攝影報道)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不僅是中國酒都,盛產世界著名“五糧液”美酒,還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世界茶葉發源地之一。近年來,宜賓市委、市政府把茶產業作為繼五糧液之后的第二張城市名片集中打造,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走向世界。
通過首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宜賓茶業可謂收獲滿滿:斬獲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的“世界著名茶鄉”稱號以及“天府龍芽”為“世界名茶”的稱號;成功簽約75個項目,簽約金額33.18億元。
特色富民茶產業 綜合產值超100億
2016年,宜賓市茶園總面積已達108.63萬畝,茶葉產量達5.92萬噸,較2015年增產0.87萬噸,增幅17%;茶葉鮮葉產值達24.75億元,實現茶產業綜合產值103億多元,較2015年增加2.85億元,增幅13%,,助農人均增收64元。宜賓市茶企出口額、出口量繼續穩居四川省第一。
宜賓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亞介紹,宜賓市正在實施“川茶產業融合發展”高標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用三年時間重點打造3萬畝核心茶園基地示范區和27萬畝生態高效茶園基地示范區。
隨著全國茶行業唯一的“國家認定茶葉企業技術中心”,以及以茶葉科技為主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四川省茶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茶葉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等技術平臺的建成運行,宜賓市茶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超微茶粉、茶多酚等茶食品精深加工已經初具規模,茶酒、茶葉工藝品等茶產品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
“宜賓將通過這次年會,凸顯宜賓在國際茶產業版圖上的重要地位。以國際的茶業年會為平臺,深度展現城市的魅力,提升宜賓的國際知名度,讓萬里長江第一城的山水園林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同時,通過茶產業發展落實西部地區精準脫貧的產業政策,為宜賓茶農脫貧致富開拓更廣闊的空間。”李亞說。
四川省茶產業產品促進會會長、四川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顏澤文表示,四川茶產業步入了全面轉型升級新階段,宜賓茶業作為四川茶業發展中的弄潮兒,將義不容辭地勇擔振興川茶之重任,積極共創共享“天府龍芽”為“世界名茶”以及川茶大區域品牌,大力提升“宜賓茶”區域品牌影響力度,整合優勢資源和要素,使茶產業成為富民增收的產業,從而推動全省茶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宜賓高縣,茶農正在采茶。
茶產業綜合體推動川茶產業融合發展
宜賓市將堅持“健康茶業、綠色茶業、品牌茶業”為引領,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著力大基地、大產業、大品牌、大龍頭、大市場發展戰略,以實施“川茶產業融合發展”等重點項目為支撐,以科技示范為帶動,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品種、品質、品牌、品味一體化塑造,加快推進現代茶葉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努力提升“天府龍芽——宜賓早茶”聲譽度。
宜賓市農業局茶葉站站長劉俊表示,宜賓在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過程中,注重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提升了茶產地環境的保護力度,以創建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市為契機,推進宜賓綠色茶產品生產技術規范系列地方標準落地,統一“宜賓茶”的生產系列技術規范。目前,宜賓市規模以上茶葉企業已全部實現網上質量安全追溯,宜賓成為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試驗區。
“宜賓茶”通過延伸茶產業鏈,創新發展再加工茶和精深加工產品,培育起了較為成熟的茶葉衍生產業集群。同時,宜賓茶企推出的以茶園景觀、茶葉采摘、茶葉制作、茶餐飲為主的休閑觀光體驗產業正在逐漸壯大。
川茶集團在金秋湖早茶基地規劃建成龍芽科技觀光園區,游客在此可體驗玩、吃、住、行、購一條龍旅游消費。金秋湖龍芽科技園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四川省5A級旅游購物點”,成為宜賓“茶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縮影。
外賓評價:中國茶不輸咖啡
在首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上,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表示,四川是熊貓的故鄉也是茶葉的故鄉,四川給世界帶來了驚喜。首屆國際(宜賓)茶業年會共同研討全球茶產業的發展,讓世界了解川茶以及宜賓茶產業的發展,將讓更多優質的川茶、宜賓茶走向世界。
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伊恩·吉布斯表示,四川茶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特種茶有非常多的需求,中國茶能從中獲得很大的收益,尤其是茶旅結合的項目。“我品嘗了兩杯天府龍芽后,認為這兩杯茶是非常美味,茶的味道、湯色、品質都無與倫比。”
“我非常喜歡天府龍芽的紅茶,宜賓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茶產地,我很期待與四川宜賓的進一步合作。”俄羅斯茶葉與咖啡生產者協會主席拉馬茲·錢圖里亞介紹,俄羅斯人民比較喜歡喝紅茶,俄羅斯的商店都在等待更多更好的中國茶。
斯里蘭卡茶葉局主任阿努拉·斯里瓦達納說:“斯里蘭卡是世界主要產茶國之一,我品嘗了四川的天府龍芽茶后,感覺該茶的味道濃醇鮮爽、茶湯紅艷純正,品質非常的高,我更喜歡喝宜賓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