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了!”新化縣奉家鎮渠江源村殘疾人李洪玉家門庭若市。進入4月,數十名婦女走進李洪玉的茶園,給他采茶。李洪玉經營的茶園已創奉家鎮3個紀錄:規模最大,質量最好,收入最多。李洪玉也被譽為“奉家茶王”。
李洪玉1歲時,跟著奶奶在家。因一位鄰居喊奶奶過去幫一下忙,李洪玉不慎墜進火塘里,左手與臉部被燒成重傷,釀成終生殘疾。禍不單行的是,同年3月,小洪玉又染上天花,奄奄一息。在大家都認為他不行了時,小洪玉又奇跡般蘇醒了。“大難不死”,才有了今日“茶王”。
因為有一臉疤痕,李洪玉上學時沉默寡言,喜歡獨處。這也養成了他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習成績優異。也因為一臉疤痕,1978年,他放棄高考的機會。當時,全家11口人吃飯,生活極其困難,他努力勞動,拼命賺錢,以減輕父母親的負擔。1981年6月,父親去世,兄長成家另立門戶,李洪玉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李洪玉說:“我們川坳的茶很有名,能賣個好價錢。我家有好幾畝茶園,一年的主要收入是賣茶葉。我盡管身體殘疾,但我沒有被命運壓倒,全身心投入,經營茶園。”1989年,李洪玉承包了幾百畝土地,辦了村里最大的茶場,逐步掌握了茶葉種植、茶園管理、茶葉加工等技術。那些年,他起早摸黑守著幾百畝茶園除草、施肥、采茶、加工。由于左手殘疾,他無法正常使用農具,傷疤處常被鋤頭磨破發炎。正常人10分鐘能干完的活,他要干一個小時。產出的茶也全部自己用肩膀,挑到集市上去賣,來回要走近10公里山路。
李洪玉的勤勞,深深打動了一位采茶姑娘的心。1991年,姑娘主動向他表白愛慕之情。他說:“我們的媒人是茶園!”
2011年,李洪玉成立新化縣桃花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2014年,他打造的“蒙洱沖茶”和“紫鵲十八紅”,雙雙榮獲第六屆湖南茶業博覽會“茶祖神農杯”金獎。去年,他新開發有機蒙洱茶基地3000畝,全力打造蒙洱茶、鏨字巖茶、月芽茶、鏨字巖毛尖、紫鵲十八紅等品牌。
李洪玉不善言辭。可一回到奉家山,回到綠油油的茶園里,他立即像換了一個人,變得靈活、聰穎。兩年來,李洪玉的公司幫扶了80多戶貧困農戶,其中殘疾人10人。在李洪玉等人帶動下,如今渠江源村家家戶戶種茶、加工茶。渠江源茶業也成為了奉家鎮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