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博會上來往采購各類名茶的買家
亮點一:臺灣高山茶香飄兩岸
臺灣茶源自中國福建,至今約有200年歷史。臺灣有諸多名茶,如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鐵觀音、高山茶,以及東方美人等。近年來,臺灣茶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受到市場的認可。受益于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臺灣茶葉出口大陸關稅從15%降至5%,2012年又實現了“零關稅”。在這一利好下,臺灣茶商去年開始加速登“陸”,頻頻現身國內各大茶葉博覽會。據組委會介紹,本屆茶博會,除了聚集了內地耳熟能詳的普洱茶、祁門紅茶、湖南黑茶、福鼎白茶、武夷巖茶等茗茶外,還有來自寶島臺灣的高山茶。
據悉,高山茶是指海拔一千公尺以上茶園產制的茶葉,俗稱高山烏龍茶。就市場主流和名氣而論,有所謂七大茶區行世,即仁愛茶區、杉林溪茶區、阿里山茶區、北部茶區、梨山茶區、玉山茶區、南部茶區。因為高山氣候冷涼,早晚云霧籠罩,日照時間短,所以該區所產茶葉兒茶素含量低,而茶氨酸及果膠物質含量高;高山茶色澤翠綠鮮活,滋味滑軟帶活性,香氣淡雅,自成一格。
第2屆青島茶博會上的各類茶具工藝品
亮點二:手工藝產品抱團出擊
本屆茶博會,毛筆、硯臺、木雕、家具、陶瓷、紫砂、鐵壺等茶產業相關產品主打手工藝產品的概念,抱團發力,比如來自江蘇宜興的紫砂壺藝人,大多是獨立紫砂制作個休戶。他們的手藝或傳自名師,或是家族繼承,皆形成了自己的特點。這些產業和產品在展現出自身產品特質的同時,也延展了本屆茶博會作為平臺的影響力,輻射到了眾多行業,為行業間的相互學習借鑒提供了現實的參考空間。
展會期間,組委會聯袂唐伯琴、唐朝霞、李錫良、張耀君、蔣小軍、朱浩、應慧芳、周麗芬、朱浩等近百名紫砂名家,共同演繹中國紫砂的千年文化與精湛工藝。陶瓷則以景德鎮群體為主。陶瓷區云集了大量陶瓷工藝品,文宇陶瓷、華川陶瓷、鴻正、品陶軒、吳遠中、臺北紫熙堂、曉芳窯、衡連、陸寶以及景德鎮展團以及景德鎮展團等,都在現場輪番展示中國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嘉吉利、金孔雀等紅木家具,以及老撾根雕等各種藝術珍品競呈,令觀者大飽眼福。
亮點三:茶文化傳播彰顯魅力
本次茶博會雖然是以各類茶葉實物或茶產品為主,但傳播茶葉知識和文化的茶書和雜志在整個茶博會上顯得如此自然而貼切,在書香中延續了我們這個時代對于茶業的思考與努力。此外,《茶周刊》、《普洱》、《海峽茶道》、《茶博覽》、《中國茶葉市場》等行業垂直媒體以及《青島日報》、《半島都市報》、《青島晚報》、《青島財經日報》、青島電視臺、青島廣播電臺、青島新聞網、騰訊微青島、青島全搜索等主流媒體亦對本次茶博會給予了持續的關注和報道。
為促進我國茶產業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提高中國茶業品牌綜合市場競爭能力,組委會與青島《半島都市報》聯合主辦了“2013青島市民最喜愛十大茶葉品牌”評選活動。此次評選活動吸引了國內眾多著名茶業品牌參加,如武夷星、白沙溪、國潤茶業、天湖茶業、陳升茶廠等茶業品牌都參加了此次評選經過廣大青島市民的踴躍投票,青島市民心中最喜愛的茶業品牌已經評出了最終結果,并于今日下午在展館舞臺區舉行頒獎典禮。
亮點四:茶事活動精彩紛呈
“島城秋意漸濃,一壺香茗滋心田”,茶不僅是茶是健康的液體、快樂之杯,也是靈魂之飲,人權的甜品,更是圖騰飲料。本次茶博會,觀眾可免費入場參觀,并可以參加尋寶活動。樂趣無窮的“Hi Tea”尋寶活動,不僅讓平時忙碌都市生活的市民得到了另外一種放松,而且讓市民與茶有了一次近距離的感知,提升全民茶文化知識。
此外,10月31日下午,組委會將攜手國際獅子會青島正善服務隊,聯手舉辦一場慈善拍賣會。拍賣珍品將由組委會提供,多為具有收藏價值的茶葉 、茶具及個人收藏品。據了解,陳升茶業極品系列限量產品“人茶”、天鼎茶業上乘佳品“牡丹王”、中國第二枚茶生肖·“茶蛇票”、曉陽春“太清金芽”、廣州八八青茶“2013絕代雙驕”、盛虎堂的松獸紋鐵壺、景德鎮文宇陶瓷天地方圓系列之“君子之交”、高級工藝美術師張耀君帶來的紫砂壺優秀作品“貴妃西施”、“寬口仿鼓”,以及紅質堂朱浩的“魚躍龍門”和“福福相印”等等,均成為本次拍賣會的拍品。本次拍賣所拍善款全部捐獻給青島市特殊教育機構,給特殊人群多一份關愛。這也成了本屆茶博會最為出彩的茶事活動。
本屆茶博會將會持續到11月3日。據了解,華巨臣公司將在全國各省中心城市,相繼揭開茶業大聯展的序幕,11月將會在南寧舉辦的第3屆南寧茶博會、在福建武夷山舉辦的第7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以及茶界重量級的第7屆深圳秋季茶博會也將在12月中旬在深圳拉開帷幕,以此全力推動區域茶業經濟發展,振興國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