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起處,有情果還生】
今天,十方善知識來集于三合堂,品茶品香,素心素養。
此次“素心.素養”香學沙龍由嘉木香坊與山頂洞人素食茶館聯合主辦,三合堂協辦。
癡人應邀粗寫此文,恐有詞不達意處;初識和合香,當有語不中的處。若有癡人說夢時,君會心一笑即可,不必掛于心上。
我且先從標題說起,為何取“一支香里,見蓮花盛開”?只因閉目聞香時,一語飄來:“如來滅后、、、”,云煙里即見蓮花盛開。當時,竟自己流下兩行淚,嘆如來慈悲,嘆不與大智慧人生于同代,嘆眾生多苦!
【無障礙處,即可通達】
六祖總言:法無頓漸,人無愚智。因有障礙即是愚人,愚人悟了即是智者。
初聞香者,常有分別心,不得聞香法門。如人處于霧中,迷茫不見五指(秦老師語)。或有先入為主心,總說此是彼非,按此時:當是佛度有緣人。如此種種,該當頭喝棒,總令息心,倒空原有。如秦老師語:聞香時,該打開身心。不必強求聞到種種,不必強求看到種種,只管息去種種妄念,反觀自己內心,若內外清涼,直達念念向善。
再回過神來,聞一絲幽香,是自然也好,是合香的主人興之所至也罷,何須計較?濃甜淡雅,或是梅蘭竹菊,取一意境,于意境里不作強求,得任意升伏,萬狀叢生、、、而心竟是如如不動,念念向善!
一支香里,外熏作藥,能扶正祛邪;內熏作光,可身心明徹。幽幽香魂,或似蓮開,或誦《金剛》,或一念間明悟自性,即得萬千光明。照此一門深入,當得無上智慧。
香者,誰哉?似有靈乎?和香人有神乎?聞香人得神乎?一總言之,萬千法門,香是一般若船,度有緣人。非香有神,為人有悟。悟開性明,即可通達。
【素心素養,念念向善】
生一惡念,心即蒙一層灰。生一善念,心即多一縷光。
素,去繁從簡,拔開種種利欲爭奪,少私寡欲,莫過貪求,于紛繁世間留一份“素心”。
“唯人常自我作賤。自然里萬物尚懂得好生、冬藏之理,而人常逆行自然之道”(趙老師語)。
素,返樸歸真,順從自然之道,取自然之正氣,以養正心。
《大學》有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素心者,知止于至善,行立坐臥不急不慢,德充于心,眾人見之而喜。
趙老師有言,品香如品茶。一杯茶里,有地域、有氣候、有制茶人的心、有泡茶人的氣息,因緣和合而成。制香時,人的那一念頭,或是一款產品的命名,皆能讓人品出它的生命:香魂。它散發的氣息,仿如人的身上所發出的氣息,有急躁、有平靜、有沉穩、有善、有惡、、、如此種種,莫不是先發于念頭。一善念生,百惡悉除。
人奉一善念,念念從善,即生無限智慧,眼前光明一片。
人,當有一素心,發一善念,行走于世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懂了香,先懂了自己。
【結尾開始,無情亦無生】
癡人時常說夢,夢里常見種種。君見之一笑足矣,當閑處,燒水泡茶,忘記世事;隨香飄處,或天或地,或彩或素。“五蘊悉從生,萬法由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