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文/賀小磊)3月22日上午,筆者得到一個消息:勐海勐宋遭遇了冰雹天氣,場面壯觀,前所末有。茶樹被冰雹打得精光,一個芽苞也沒有了,可憐的茶樹;老班章、賀開都下冰雹了!革登也下冰雹!
縱觀普洱茶市本來萬眾期待春茶就已經漲幅上升到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部門山頭茶被熱炒已經直逼百分之百,這種迅勐的增長幅度筆者還擔心會重復2007的普洱危機。但是最近一條天氣新聞使筆者開始在擔心茶農利益受損的同時,一并擔心起價格的二次上漲導火索已被點燃。
整個普洱市場在一個外人看來已經違背了整個茶局的漲幅,今年綠茶類維穩部分茶品還有下跌趨勢,唯獨普洱茶受云南干旱產量減少、游資炒作等因素影響,2013年云南部分產區的塬料毛茶上漲50%以上。一直在云南購買普洱茶的一個友人曾告訴筆者,其中古樹茶價格上漲得比較厲害,特別是大樹齡、千年的老茶樹、山頭茶。除此之外,人工、運輸成本的上漲也推高價格。去年此時收茶人工費大約90元/天,而現在暴漲到130多元/天,而在高強度密集采摘的需求下,甚至都很難招到人。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人工成本仍將持續上漲,因此古樹茶、山頭茶的塬料成本也加呈上升趨勢。
眼下這股寒氣來襲,并沒有下降這個行情的熱度,反而極有可能引發一年內春茶上漲的第二個梯度。按照資源:新老六大茶山,新六大山茶:1、南糯2、南嶠3、勐宋4、景邁5、布朗6、巴達;舊六大山茶: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漫撒。每年產量是6萬噸(以筆者的經驗預估)。據估計,2003~2013十年間普洱茶成品總產量超過50萬噸,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各地中游茶商、投機投資商庫存的舊茶超過20萬噸,其中大部分存茶是獲利、暴利狀態。假如整個行情暴漲是因為物以稀為貴或者供不應求還是可以以短暫的經濟學壓力提高價格,但是假如這些庫存的舊茶因為不斷升值的價格而投放市場,可以試想一下這股潮流侵襲甚至一下子就吧普洱茶市拉回07年的泡沫之夏。
再次筆者提醒茶農注意,茶農自己要有“延續傳統企業的運作思路,繼續延伸產業鏈”的想法。不要只是參與供應。上游和下游都應該積極參與進去。目前最明顯的山頭古樹茶、山頭生態茶也在細分普洱茶企,生產型茶企目前細分還不太明顯,但是未來一定會出現細分,形成小而美的樹型的市場。比如只生產生態熟茶或者只生產山頭古樹樹茶。銷售型茶企未來也會細分,而不是現在的大而全。筆者希望茶農可以根據市場來定位自己山頭的概念。(普洱茶一直都是以山頭來論價值的,業界比較有名的是,班章為王,冰島為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名山做出了自己的品牌)如果茶農可以根據這個概念跟進市場就可以更大程度挖掘自己山頭的效益。
從去年開始,很多茶企都在近一步的推進普洱茶以自己的方式,通過品牌建設和概念營銷。從嚴格意義上講,傳統普洱茶不管生茶還是熟茶都不好入口,現在市面上的普洱茶幾乎都是半成品,更不用提還是毛茶的那些山頭古樹曬青茶箐。不得不說,過個幾年,這些茶企的茶品也許一出廠就可以品飲,而不是賣現在的半成品。而這種延伸產業鏈的方式,將會顛覆現有的茶價體系和流通體系,從而真正的實現“現飲概念”下的購買和“越陳越香”概念下的收藏不沖突。因為一款茶3年時間足夠看出以后是否有轉化空間。所以茶農不應該參與普洱的收藏否則這個市場就會變得畸形。希望茶農可以以“小而美”型的行業類細分成為一個新概念的普洱茶企。
(數位茶友3月22日微博播報)以下為現場圖片,普洱春茶再受天氣影響,可能再度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