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和氣虛體質(zhì)的人不適宜飲茶
對于佛山人來說,常年要與茶為伴。不過潘飛鵬卻認為并非所有人喝茶都能起到保健效果,3歲以下的兒童和氣虛體質(zhì)的人都不適宜喝茶。他解釋說,3歲以下小孩子發(fā)育還太不成熟,茶葉中含有的興奮物質(zhì)如茶堿、咖啡因等容易導(dǎo)致孩子過度興奮、心跳加快、尿頻、失眠等。從中醫(yī)角度講,喝茶會耗氣。“茶是有香味的,而芬芳類的物質(zhì)都會耗氣,所以不主張氣虛的人喝茶。”不過,潘飛鵬表示,這里所說的茶不包含花茶、花草茶、涼茶等含有茶葉成分的茶。
口干和流清口水說明茶不適宜
市面上常見的茶種類很多,紅茶、綠茶、白茶……“有些人在選擇喝茶的時候,考慮太多了,有些是看著科普文章,循著文章去選擇茶葉,這都是在用腦袋喝茶。”在潘飛鵬看來,喝茶應(yīng)該靠“嘴巴”。他主張選擇茶葉時,主要以自身感受為主,喝得舒服,口舌生津,不會覺得口干或者流清口水就說明這茶是適合個人體質(zhì)的。“而不是人云亦云別人告訴你喝什么茶,你就喝什么茶。”判斷茶葉性質(zhì)是否適合自己,主要是看身體是否舒服,讓身體自然選擇。
茶性要與個人體質(zhì)互補
一般來說,茶的發(fā)酵度數(shù)越高,寒性越小。他解釋說,茶有綠茶、白茶、黃茶、清茶、紅茶、黑茶等六類,寒性依次遞減:“比如體質(zhì)偏寒的人,吃青菜和西瓜都腹瀉的人,肯定受不了綠茶。建議這類人喝紅茶。”潘飛鵬建議說,而濕熱體質(zhì)的人,例如比較健壯、結(jié)實、氣粗的人就不適合喝紅茶,相反要喝偏寒性的茶,以減輕體內(nèi)濕熱。
飲食多肥甘 喝茶宜偏寒
潘飛鵬提出一個觀點,認為喝茶需要與飲食調(diào)配,否則身體無法達到平衡。“例如潮州人常喝清茶,烏龍茶、大紅袍等,這類茶中性偏寒,所以他們?nèi)粘o嬍持卸帑u水、甜點、肥肉等,通過肥甘來平衡身體,所以不至于給身體帶來太大的疾病。”
[關(guān)注問答]
1、胃不好的人,是否不適宜飲茶?
答:并不一定胃不好就不能喝。我認為可以分情況,比如胃寒的人則最好不要喝綠茶。胃寒的人比較適合喝紅茶和普洱等。
2、為什么喝茶會頭暈?
答: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平常喝茶比較少,或者是空腹喝茶,其次是茶的濃度太高,如果選擇的茶葉性質(zhì)不適宜體質(zhì)也可能引起“暈茶”。另外暈茶也可能與低血糖有關(guān)。吃點甜點或者喝點甜湯就可以化解了。所以喝茶以前最好先吃點東西比如餅干、龍眼肉等。
3、喝茶是否對牙齒不好?
答:有研究稱黑茶里含有大量氟,長期喝會對牙齒造成損害,其他茶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