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國上古神龍氏時代,中國茶文化自此綿延而下,沿著歷史的河床,流淌了數千年,最終形成東方文化中積淀沉重、天下獨絕的中國茶道。中國茶道就是中國萬年橫亙、千秋奔涌的黃河,屬于淵遠流長的黃河文化的重要部分,極大地影響著華夏民族和華夏文明。因了厚重悠久的歷史,因了整個的民族意志對茶的堅定呵愛和認同,茶道,自此深深地凝鑄于中國文化、中國人性。
中國茶道不僅是深沉的,而且是雋永的、藝術的、美學的。如果說起自于中國的日本茶 道是 一種嚴格尊崇、極其講究的終極宗教的話,那么,中國茶道應是一種包羅萬象、順乎自然的美麗哲學。因為中國茶道是和一脈相承的中國歷史一起走來的,因此,從哲學美學上,中國 茶道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茶道。自炎黃聯盟至春秋戰國,自百家爭鳴至秦皇漢武,自魏晉 南北至宋元明清,一以貫之的民族歷史,極其重要的儒、釋、道等教派思想,深深地融匯在 茶文化當中,成為中國茶文化最基本的思想文化精粹和美學哲學基礎。
儒、佛、道教的長期 影響,中國茶道美學已不可能只是生活美學,而是淡泊優雅的山水墨畫,是激越典麗的唐詩 宋詞,是天人合一的道家修行,是參禪頓悟的佛門要義,已是宏闊深切的藝術美學和哲學美 學了。甚至可以說,在形而上,中國茶道就是對我們生存的世界和大自然的心靈感悟和美學 概括。
茶道的核心是"品",茶道的終極追求是"真"。人的不同的人格修養,必然產生不同 的茶道、茶德。有人品茶,笑里藏刀,品出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有人品茶,風聲鶴唳,品出刀 光劍影、金戈鐵馬;有人品茶,虛懷若谷,品出才思泉涌、神接宇宙;有人品茶,神定氣清 ,品出怡然自樂,天地大同,與世無爭……人的生命認識和人生目標不同,對茶道的真正高 峰境界自然有不同領悟。
有人求名,卻名不符實;有人趨利,卻惟利是圖;有人一派真我, 而名利雙收;有人淡泊風骨,而知足常樂……中國茶道,體現了中國人的普遍人性,中國茶 道,就是人道。一個首先是真實誠實的人,才是一個為人正直善良、為民所喜所愛之人,也 才是一個可以接納、可以交心、可成知己、可為事業共謀發展之人。這是人之為人的基本, 是人道的精髓,是人性的原則。
一個虛偽透頂、無恥讕言之人,是違反人之為人的人道原則 的,在人格上,其人生是失敗的,生命是暗淡的,靈魂是陰蔽的,思想是郁結的--縱然他 在某些領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事業成功,這也正如品茶,他能喝得肚子飽脹,紅光滿面,但無法體悟"我即茶、茶即我"的真我忘我情懷和"心即佛、茶即佛"的深幽曠遠的意境。茶 里,沉積著生命況味,凝集著蕓蕓眾生,品茶,就是品味人生、感念蒼生。
人,無論為官,為文,從商,治學,都應首先立足于人,一個真實坦誠的人,一個有著 起碼 的人格道德和人性品質的人,才是一個具有人道精神的人。茶道如斯,人道亦應如斯。人道即茶道,茶道亦即人道。
無獨有偶,正如茶道有"道"、"藝"之分,經商也有"道"、"術"之別。但"君子 愛財 ,取之有道",道者,正道,真道,誠實守信、承諾是金之道。茶道求和求真,"和"是中 國茶道的靈魂,以和求陰陽相調,水火相克相生,以和助天地宇宙合一,天人相處共存;以真我的靈魂與茗共品,以真實的心境寄情山水,以真摯的情懷融入自然造化之中,在茶香茶 色茶味中陶醉、品味、頓悟、修行,升華人格,錘煉意志。茶藝求法求技,水、壺各有講究 ,方法各異,沖悶品賞,都有嚴格程序,不可無視技法,任意妄為。茶道主理,因茶藝而得 道,茶藝主技,載茶道而成藝。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而所謂"在商言道",道即真信 友和之道。商道以誠信為本,人格至尊,信即為金,金即是信,首先做人,而后為商,否則勢必道毀商衰,一蹶不振。"經商有術,術無道則不立",從商以誠信禮義之道,維護游戲 規則,縱然工心計、巧鉆營、求投機,也必定會獲得別人的真誠合作,最終利益共享,和氣生財,皆大歡喜,"道術合璧,通天達地",必有經商成功之日。由這里完全可以推知,茶 道也就是商道,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共同的必然聯系。
可見,茶道思想雖紛紜復雜,但從根本而言,茶道的潛在意志,就是人道和商道的基本 內涵,也是人道和商道的藝術和美學。
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相邀拜謁武夷名山,有幸結識中國茶道的研究學者林治先生,言談之下,過往之間,甚為投機和感動。一方面為林先生的嚴謹治學精神驚佩不已,他是坐破寒氈、磨穿鐵硯,數年一日致力于中國茶道的研究,并執著為中國茶道的復興奔忙,殫精竭慮;一方面感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人們不僅淡忘了國粹,而且閹割著舶來品,學習著人家的經商技法,卻損害著起碼的人格、商德。 真正成功的商人,人如其心,人如其商,其人格與商德應是一致的,就是茶道的品質。鑒于 此,作為一名茶人,作為中國茶道的感悟者和熱愛者,作為林先生的一位志 趣相投的朋友,也作為一名商人,我們很愿意盡一份心意,以為中國茶文化的發揚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