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幸福就是肉在鍋里,茶在水里。
對于不喜葷腥的人而言,要體味其中妙趣,需曲徑通幽。肉大多與酒為伍,“酒肉朋友”蜚聲朋友圈。而將肉與茶扯在一起,仿佛是西北高原的莽漢與江南清秀的佳麗締結良緣,怎么都沒有才子佳人的登對,卻也有些英雄美人的意思。
怎么個有意思法?從肉說起。
伏天食羊肉,大溫大補,但凡冬病夏治的朋友,大概更知道其中益處,最盛傳的是徐州的“伏羊節”,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山羊經春夏兩季豐美草木的滋養,身體里飽含了山川靈秀,一鍋奶白的湯汁呈上來,那是天地的饋贈。
躲進一團蔭涼,覓一處清凈,閉眼聽那砂鍋咕嘟咕嘟地吞吐,嗅到醇香飄散,那深山碧野已環繞周身。且不說要吃個大汗淋漓,意足心滿了。
肉就在鍋里煮著,敞亮人兒都喊著要酒呢,可這本是熱浪襲身的酷暑,最怕那酒氣纏身,又多了一遭積熱,給熱火添一把干柴。所以茶來相陪最為合適。
愛茶之人大致要為茶抱屈,怎么這清風朗月,高山流水的風雅之物,就成了那世俗里打滾,饕餮鐘愛的葷腥的陪客?此抱屈真乃非也,非也。
萬物有靈,羊肉之葷腥也由天地滋養,無非取之于自然,又歸于自然,想為人一世,肉身一副,遲早都要化作一抔塵土,魂歸大地。茶,亦是,山嵐霧氣,流水清泉成全這一靈物,無非也要入得肉身皮囊,為人品評,方顯其用。
橋歸橋,路歸路,肉與茶在伏天相遇,何嘗不是塵世人的大幸,所謂英雄叱咤,亦需美人紅袖添香,沖冠一怒為紅顏,總有它動人心魄的魅力。
想春夏草木滋養的豐肥已下肚,體內積存的那份燥熱已被淋漓大汗帶到九霄云外,此一刻,請一盞清明的茶,那份暢快與安寧,熨帖了胃,更滋潤了心。
人生在世,俗在所難免,大俗大雅也無非是這個道理。多一點煙火氣息,也便多了一份為人的俗趣。
哦,這肉要煮好了,可有好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