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一片綠葉,更是一項產業,可興一方,惠百民。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作為傳統優勢茶產區,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產出了許多品質優良的名茶。近年來,圍繞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及千億云茶產業戰略目標,把茶產業作為富民強區的核心支柱產業來抓,以“一縣一業”示范建設,推動有機茶全產業鏈高品質發展。
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是思茅區最早發展有機茶種植的茶企之一。寒冬時節,走進有機茶園,漫山修剪整齊的茶樹進入休眠期,茶農正在忙著修剪老樹枝,明年2月又長出鮮嫩的新芽。
李云珍一家是公司的老茶農了,自公司成立就在這里工作,如今也20多個年頭了,大女兒大學畢業后也到了公司工作。李云珍和丈夫管護著10畝有機茶,家里經濟收入主要就是靠管護茶園和采摘鮮葉,這幾年,每年收入可觀。
“管了十畝有機茶,平時管理就是除草,施有機肥,采摘有機鮮葉。有蟲子就捉蟲,每捉一條蟲,公司還給5毛錢。家里養了50多只雞,平時也都放養在茶園,每年收入有十多萬元。”茶農李云珍說。
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有有機茶基地1.2萬畝,茶園里每隔幾米就立有沾蟲板,種植了香樟、肉桂、櫻桃等不同品種的覆蔭樹,形成一幅具有生物多樣性特點的立體種植現代茶園景觀。自2010年起,祖祥基地、工廠、產品全部通過中國、歐盟、美國、日本有機認證,有機茶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公司生產的“無量翠環”和“無量淳普”有機茶分別在2018—2021年連續四年獲得“云南省10大名茶”榮譽稱號。2020年,有機茶年產值9166萬元,有效帶動1300余戶茶農增收。
在推動有機茶產業發展道路上,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無疑是先行者,走出了一條“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技術服務+有機茶產業聯盟”的有機茶產業發展路子,也是思茅區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構建“7+N”現代產業體系的生動實踐。未來,公司還將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強茶旅融合,賦能思茅區有機茶產業發展。
“一產和二產,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了,接下來,主要是打造三產,主要圍繞茶旅融合來做,讓更多的人來到這里后,了解有機茶生長環境,了解有機茶加工工藝。通過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滿足游客吃、住、行的要求,增加有機茶產品附加值。”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董事長董祖祥說。
茶產業是思茅區支柱產業,全區現有茶園超過35萬畝,2021年綜合產值83.29億元,良種覆蓋率達80%以上,獲得綠色食品及有機茶園(含轉換)認證面積達14.35萬畝,創立了全省第一家縣級有機茶聯盟—普洱思茅有機茶產業聯盟,現有成員單位19家。近年來,思茅區多措并舉,通過加強基地管理建設、提升標準體系建設、強化公共品牌建設、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多產融合發展、強化利益聯結機制六大舉措,推動有機茶產業發展邁向“快車道”。
思茅區茶葉和特色生物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鄭少永表示,思茅區有機茶產業發展圍繞“普洱茶都·康樂思茅”城市品牌定位和“打造中國有機茶產業發展標桿”的產業發展定位,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起步建設全國最大的有機茶貿易中心,創新多產業、多元素、多維度、多空間構架的“六產”業態模式初見雛形。與此同時,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培育,全面開啟智慧茶山和有機聯盟系統建設,構建新產業體系, 全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培育一批企業品牌,全面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王梅 徐曉芳 魯海楊 )
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