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縣以提質增效為核心,以茶農增收為目標,積極開展“普洱茶現代產業示范縣”創建、茶產業發展行動和“綠色食品牌”打造等工作,深入推進茶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為進一步打響勐海茶產業綠色食品牌,全鏈條推廣生態有機理念,將健康理念從林間地頭貫穿到終端消費每個環節,整頓行業、產業亂象,維護市場秩序,堅決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廣泛發動社會群眾共同監督,營造全民“呵護”茶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按照《勐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開展普洱茶產業“呵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21年初,縣農業農村局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成聯合檢查組,深入各鄉鎮和黎明農場開展普洱茶產業“呵護”專項檢查工作。抽查了23家農資門店,現場隨機抽查農藥品種76個、肥料品種110個,現場封存下架疑似假農藥2個及13個產品登記不符或登記證無法查詢的肥料。
以普洱茶為介質的類金融模式的炒作導致天價“金融茶”亂象初現。“金融茶”炒買方式和價格泡沫次生風險極大,為切實防范潛在金融風險,保護我縣普洱茶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避免天價炒作對行業造成損害,我縣周密組織、及時安排,結合日常工作聯合開展天價“金融茶”亂象風險防范和宣傳工作。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蔣文云:目前,我縣無證無照生產普洱茶的小作坊多隱匿藏于鄉村內,分布廣、小且散,隱蔽性強,監管難度大。我們執法人員通過地毯式摸排,全面排查全縣范圍內茶葉生產、銷售、加工、流通環節中的食品安全隱患。依法嚴厲打擊無證無照生產、假冒偽劣、虛假宣傳、商標侵權、天價“金融茶”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茶葉市場秩序。
在開展普洱茶產業呵護專項行動,整治普洱茶市場“金融茶”亂象的同時,我縣還積極組織申報“百縣·百茶·百人”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先進典型公益推選工作。除此之外,規范全縣各茶葉初制所規范化建設也成為工作重點。縣茶葉局深入各鄉鎮、農場指導茶葉初制所的核實確認、查缺補漏工作,提升初制加工水平。以持續開展初制所規范達標為抓手,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茶葉初制所進行全面調查摸排,核查登記造冊初制所230家。
勐海縣茶葉與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陳劍鋒:按照《云南省茶葉初制所建設管理規程》,我們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縣的茶葉初制所從生產布局、衛生環境、工藝流程、生產記錄等等各個方面,對我縣的茶葉初制所進行規范達標,使我們全縣茶葉初制所能夠達到規范化、清潔化、標準化生產。
2021年,全縣茶葉面積穩定在90萬畝左右,預計毛茶產量3.5萬噸、產值20億元;全縣擁有涉茶類馳名商標4件、馬德里商標8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7件。在疫情嚴峻緊張的形勢下,勐海普洱茶產業逆勢而上,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不斷擴大,為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勐海縣茶葉局局長高宇:下一步的工作主要一是抓好綠色食品原料基地的建設,持續推進綠色有機茶園的認證,推廣綠色生產技術,讓茶園更加高效安全。二是加強古茶樹資源的保護,推行科學的古茶樹保護措施。三是推動初制所的規范化達標,逐步提升毛茶原料的品質。
來源:勐海縣融媒體中心,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