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茶被視作無限珍貴的產物,并為此演化出了一系列繁復卻高雅的飲用方式,比如茶道要求喝茶時必須穿著正式的和服,凈手漱口、正襟危坐。沖調的手法以及飲用的方式也必須遵循既定的流程。由此一來,品茶者也便自然而然地有了清寂嫻雅的氣質。英國人喝茶則講究貴族式的禮儀。時間需要選在午餐與晚餐的間隙,穿著嗦嗦的禮服裙或是筆挺的燕尾服與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一同分享。高貴的中國瓷器、制作精良的銀質餐具以及口味上乘的宮廷甜點必不可少,如此方能配得上茶的高貴與稀有。
中國人喝茶,追求的是茶葉清冽微苦的原味。不愿將好端端的茶葉磨成了茶粉,或是像英國人那樣將甜膩的牛奶兌入茶水之中,在無形中破壞了茶的口味。中國茶藝的精細優美是絕不輸給日本茶道與英國下午茶的。而喝茶時清幽的情趣則是其它的茶藝所不能及的。“披詠疲倦”、“夜深共語”、“小橋畫舫”、“小院焚香”,品茗的環境和心境往往能夠讓同樣的茶喝出不同的滋味來。
去蘇州游覽的時候,曾經慕名觀賞了傳統的茶藝表演。走進布置清雅古樸的茶館,潺潺流水、小橋玲瓏的場景讓人恍如走入了中國古典園林之中。表演者身穿一襲改良旗袍,端坐在茶桌之前。合著店內古樸雅致的家具和優美流暢的古箏曲,古意悠然的氛圍已然讓人沉醉不已。我恍然明白,優秀的茶藝師是可以把茶道表演演繹成優美的 “舞蹈”的。茶藝師的表演有起承轉合,有抑揚頓挫,舉手投足之間便顯示出了清幽嫻雅的韻味。茶具在表演者面前的桌幾上一字排開,一眼望去好似蓄勢待發、等待檢閱的軍隊。傳統的制瓷工藝和優美玲瓏的造型,高貴的茶具方才配得上上等的好茶。
過去人們常常將“掃雪烹茶”視作雅事,可見茶不只是用“泡”,而是應該用“烹”的,茶藝的過程早在煮水的環節便已經開始了。水質的選擇往往關系到茶水的成敗,礦物質含量較低的軟水則最適宜于茶味的揮發。過去的人為了追求“好水配好茶”的境界,往往會不遠千里特意去搜尋虎跑泉的泉水,或是如《紅樓夢》中的妙玉一般采擷清晨未干的露珠用于泡茶。經過一番漫長艱難的尋覓,喝的也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茶水,而是一種稀世罕有的高雅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