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舌是綠茶里的品種,優選一芽一葉,因為外形很像鳥雀張開的嘴巴而得名。嚴格意義上來講,雀舌不單單指一個品種,而是綠茶的一種形態。只要是形如雀舌的綠茶,都可以稱為雀舌茶,比如蒙頂山雀舌、貴州雀舌、蒲江雀舌、金壇雀舌、浙江雀舌等等。但無論哪一種雀舌,都不該出現青草味。雀舌有一股青草味,這是為什么呢?
任何綠茶但凡出現青草的味道,都能說明一點,那就是茶葉真的不行,不是說這種茶是假茶,而是工藝不過關,做工有問題。如果把綠茶簡單分為精品、合格品、不合格品,那么,有一股青草味的雀舌是不合格的。這種往往是因為炒制工藝不夠標準,殺青完全不夠,殺青偏嫩,殺青不足,才導致雀舌茶喝起來有青草的味道,無論干茶還是茶湯都缺少茶香味道。好的雀舌茶,一般外形上扁平光滑、嫩綠鮮潤,香氣馥郁持久,湯色清澈,不會有苦澀味,也沒有青味。對于有青草味的雀舌,可以試試用提香機烘焙10~20分鐘,設置溫度80℃。
雀舌的制作工藝
鮮嫩的芽頭采下之后,大致工序分為殺青、理條、做形、干燥四步。高溫殺青阻止酶促氧化,使得雀舌保持綠茶應有的嫩綠色澤,同時在芽頭內部的水分作用下,發生多種物理化學變化,奠定雀舌的色香味基礎。理條、做形是形狀、香氣、滋味形成的過程。干燥即干燥茶葉內部水分,使得含水量低于5%~7%,以方便茶葉保存,并固定雀舌的色香味,品質成型。
綠茶殺青的要求
殺青是形成雀舌等綠茶品質的關鍵性技術措施,其主要目的有三:
一是徹底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獲得綠茶應有的色、香、味;
二是散發青草氣,發展茶香;
三是蒸發一部分水分,使之變為柔軟,增強韌性,便于揉捻成形。
鮮葉采來后,要放在地上攤涼2~3小時,然后進行殺青。
殺青的原則一:“高溫殺青,先高后低”。使殺青鍋或滾筒的溫度達到180℃左右或者更高,以迅速破壞酶的活性,然后適當降低溫度,使芽尖和葉緣不至被炒焦,影響綠茶品質,達到殺勻殺透、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
殺青的原則二:“老葉輕殺,嫩葉老殺”。所謂老殺,就是失水適當多些;所謂嫩殺,就是失水適當少些。因為嫩葉中酶的催化作用較強,含水量較高,所以要老殺,如果嫩殺,則酶的活化未被徹底破壞,以產生紅梗紅葉;殺青葉含水量過高,在揉捻時液汁易流失,加壓時易成糊狀,芽葉易斷碎。低級粗老葉則相反,應殺得嫩,粗老葉含水量少,纖維素含量較高,葉質粗硬,如殺青葉含水量少,揉捻時難以成形,加壓時也易斷碎。
殺青葉適度的標志是: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無紅梗紅葉,手捏葉軟,略微粘手,嫩莖梗折不斷,緊捏葉子成團,稍有彈性,青草氣味消失,茶香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