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正在茶園向群眾了解情況。
7月上旬,古丈縣斷龍山鎮猛虎洲村。只見成行連片的茶樹郁郁蔥蔥,幾名茶農頭戴草帽,腰挎茶簍,穿梭在茶樹間。
“這塊地種的都是竹葉菊,等收成之后,至少能收入4000多元!”正在采茶的村民向二鳳停下手中活兒,指著旁邊一塊茶地告訴記者,“這里4月份剛種下,要不是紀委同志及時督促,今年就來不及種了。”
為發展產業扶貧,今年初,古丈縣把新擴種植茶葉作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重點工作推進,嚴格實行目標管理考評,其中猛虎洲村的任務是新擴種茶面積350畝。然而,種茶的黃金期馬上就要過去,該村才新擴170.8畝,完成量不到一半。
3月,縣委縣政府對各村開展脫貧攻堅目標考核,猛虎洲村不出意料名列后十位。對此,縣紀委監委約談了該村后盾單位縣住建局主要負責人,督促其采取有力措施,確保任務完成。
“種茶是脫貧致富的好事,為何村民的積極性不高?”縣住建局有關負責人和村干部逐戶走訪,了解村民的真實想法。原來,當地村民通常種植黃金茶和竹葉菊兩種茶葉,黃金茶單價高,但一年只產一期,竹葉菊單價雖然略低,但采植期長,從明前到國慶,一共能采三期。因此,竹葉菊給村民帶來的收益更大。
今年初,又到了分發茶苗的時候,村民們興高采烈地去領茶苗,卻發現只有黃金茶這一個品種,熱情一下就降了下來,猛虎洲村的茶葉新開發任務也因此陷入僵局。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縣住建局立即將村民的真實需求上報給縣委縣政府。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多方打聽,終于從懷化沅陵購買了一批竹葉菊茶苗,趕緊發放給村民。向二鳳也趕上了種茶黃金期的“末班車”,種下了25畝竹葉菊。
在縣紀委監委的監督和跟進下,縣農業農村局舉一反三,針對各村情況調整茶苗發放,一個月內,原本未完成任務的18個村實現3700余畝茶葉新擴,全縣順利完成原定的10161畝茶葉新開發任務。
今年以來,縣紀委監委每月對全縣在危房改造、城鄉醫保、產業扶貧、生態扶貧等脫貧攻堅目標考核后十名村的后盾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列出詳細的問題清單并督促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共督促整改問題239個,組織處理163人,黨紀政務處分21人,有力地保障了扶貧工作和責任落實。
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龍會吉表示,古丈縣實現脫貧摘帽后,聚焦“四個不摘”,做到精力不散、工作不松、力度不減、加壓監督,嚴查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把重點放在保產業、穩就業、促增收上,全力護航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來源:紅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