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舉措。近年來,貴定縣云霧鎮擺城村緊緊圍繞“一村一產業、一戶一特色”的發展目標,不斷在產業發展方面下功夫,優化產業發展總布局,因地制宜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產業。
在茶山上,村民找到了工作,建檔立卡戶羅洪秀就是其中一位,她開心地說到:“夏茶收購價格30元一斤,雖然收購價格比春茶低,但是只要勤勞,每天也可以有100多元錢的收入,不用出遠門就可以掙錢。”
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茶產業大村,茶葉產業發展壯大正在改變群眾的生活,這其中就包括村民李國梅,今年李國梅家里新增種植50畝精品茶園,預計3年后每年收入將增加15萬余元。
為了提高土地的產出率,轉變當地村民種植玉米、水稻的傳統模式,2019年在開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以來,云霧鎮擺城村利用500畝壩區種植辣椒,當年就有羅英明,羅亮權兩戶分別增收2.3萬元。
說起產業結構調整,建檔立卡戶雷明賢感觸頗深:“以前我家就只是單純種點水稻,每年糧食是夠吃了,但在經濟方面就特別困難,被評為貧困戶后,在上級部門的幫扶和自身努力下,我開始養雞、養鴨、烤酒,每年的收入也有好幾萬元,收入增加了,日子也富裕了。”
看到產業結構調整給農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增收,貴定縣云霧鎮擺城村繼續轉變產業發展模式,整合壩區農業產業,種植烤煙、養殖生態“稻+鴨”、“稻+魚”等產業,帶動185戶農戶增收致富。
據悉,今年擺城村按照當地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積極抓產業扶貧工作。在繼續抓好主打產業的同時,創新發展稻田產業。目前,該村實施生態“稻+鴨”200余畝、“稻+魚”100余畝,向群眾免費提供鴨苗、魚苗,100余戶建檔立卡戶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每戶將增收4000元左右。同時,該村充分利用好東西部協作產業扶貧項目,共計實施了精品茶園200畝,花椒100畝,項目投產后將直接惠及全村190余戶建檔立卡農戶。
貴定縣云霧鎮擺城村支書王發祥信心滿滿地說:“擺城村將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推動鞏固脫貧成果的一大舉措來抓,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打造農產品品牌,在做足‘山字經’和做優‘壩子田’兩篇文章上下足功夫,全面加快茶葉、花椒、優質水稻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步伐,切實讓脫貧成果提質增效得到保障。
來源:貴定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