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第十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連續第三十二天發布高溫預警。近期,全國多個地區持續出現40℃以上高溫天氣,已有不少國家級氣象站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
受高溫天氣影響,全國多地茶園出現旱情,局部地區的茶園將面臨夏秋茶絕收、翌年春茶產量減半情況。為指導做好茶園抗旱工作,促進茶葉穩定生產,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茶葉專家指導組、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還研究提出《茶園應對高溫干旱技術指導意見》。
△圖片來源:全國農技推廣
8月17日,《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抓好高溫防御努力奪取全年農業豐收的通知》發布,強調積極落實農業防旱抗旱各項措施要從六方面切入。一是切實提高思想認識,二是持續加強監測預警,三是全力抓好秋糧防旱,四是統籌做好經作抗旱,五是多措并舉開辟水源,六是著力優化指導服務。
△圖片來源: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為全力打好防旱抗旱攻堅戰,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教授級高級農藝師蘇峰自8月初開始深入武夷山、福安、柘榮、福鼎、漳州等地的茶園指導抗旱。蘇峰表示,福鼎、霞浦等地區的茶園旱情較為嚴重,部分茶園已成一片“紅海”;海拔較高的柘榮,由于前期的栽培方式比較特殊,受影響的茶園不多。
對此,遭受旱情影響的茶園,蘇峰提出以下四點補救措施:
一、受旱情影響輕微的茶園,可由茶樹自然生長;受旱情影響嚴重的茶園,可進行適當的葉片修剪,把枯死的上半部分枝條修剪下來。
二、加強肥培管理,待旱情結束進行科學施肥,開展穴施或溝施,避免撒施。
三、進行樹冠培育、留養,以保證來年增收。
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茶園灌溉,并對死亡的幼苗進行補種補植。
蘇峰還表示,自然災害不可避免,使用科學的方式種植茶樹、培育茶園健康生長有利抵抗后續自然災害的損耗。
高溫天氣和干旱氣象對茶樹健康生長帶來不少的影響,茶園管理應切實做好茶園防旱抗旱工作,及時灌溉、科學遮陰、補種茶苗......確保全力打贏茶園抗旱攻堅戰。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