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廣西賀州市昭平縣雨水不斷,降溫明顯。近日,隨著氣溫逐漸回暖,經過一個寒冬休眠并得到雨水滋潤的茶樹重新煥發生機,不經意間,很多茶樹枝頭上都冒出了翠綠的芽尖,全縣24.7萬畝茶葉陸續進入采摘期。
大兀山上的黃金茶。玉桂賢攝
大兀山上采摘春茶的茶農。左德強攝
2月16日,在仙回瑤族鄉大兀山有機茶種植基地,一群茶農正忙著采摘春茶?!霸谖覀兓貏展さ牟柁r每年能在基地務工11個月以上,從事茶葉采摘的人員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制茶工作人員收入能達到5萬元?!被刎撠熑它S其東說。大兀山有機茶種植基地不僅解決了當地70余名群眾在家門口高質量就業問題,還為實現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群眾穩定持續增收的路徑。
在大兀山采摘春茶的茶農。左德強攝
在大兀山采摘春茶的瑤族群眾。左德強攝
昭平素有“中國大陸早春第一茶”之稱。正常年份,同品種的茶葉在昭平開采時間比長江流域茶區早20至30天,比華東、華中生產區早一個月左右。多年來,昭平縣委、政府把茶葉作為全縣特色優勢支柱產業來抓,全力把茶產業培育打造為“百億元產業”。2021年底,昭平縣年產干茶1.8萬噸,產值20億元人民幣,品牌價值達39.7億元,茶產業解決了全縣10萬群眾家門口就業問題。(完)
來源:中新網廣西(左德強 玉桂賢),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