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傳統產茶大省,如何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一直是熱議話題。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宛曉春建議:推進科技創新轉化,賦能千億徽茶產業。 和茶產業打了多年交道,宛曉春對安徽科技興茶的點滴如數家珍。“2020年,綠茶自動化加工與數字化品控關鍵技術與裝備,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宛曉春說,歷經18年的攻關,這項技術的誕生,提振了安徽茶產業發展的信心。
“你們看,這是我們研發的茶香皂,進一步提高了茶葉利用率和附加值。”記者見到晁忠瓊時,她正整理著公司新研發的產品。晁忠瓊是貴州布依福娘茶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她的另一個身份是省人大代表。
1月13日,黃山浦溪茶文化產業園暨耿城5G茶文旅項目奠基儀式啟動,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秦國元,區委常委、副區長江成永,副區長蘇俊穎出席儀式。林業局等相關區直單位及鄉鎮參加儀式。
1月17日,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在京召開。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會上表示,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2022年,國家文物局將持續推進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北京中軸線、海上絲綢之路等申遺工作。
西安疫情,已嚴重影響陜西茶企、茶農的茶葉銷售,而即將到來的春節,作為茶葉的重要銷售期,在疫情防控情況下,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1月6日,陜西省茶葉流通協會向省內外廣大消費者發出“購買陜西茶葉,助力秦巴山區茶農增收”的倡議,得到湖南衛視茶頻道、西部網、中農促茶產業委員會、萬里茶道協作體等媒體和機構的助力支持。
多省步入“千億茶產業”隊伍意味著什么?邁上“千億級”規模后,各省茶產業如何再上新臺階?中國茶產業是否即將迎來紅利“爆發期”?“千億茶產業”前三甲出爐 據湖南省茶業協會統計,2021年全省茶園面積338萬畝、產量32.28萬噸,茶業綜合產值101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農業)產值252億元,第二產業產值(含精深加工增值)430億元,第三產業產值(含茶旅融合)330億元。 至此,我國“千億茶產業”成員達到了3個,分別是福建省、云南省和湖南省。
近日,由人民網主辦、人民在線承辦的“做強公共品牌,助力鄉村振興”中國茶2021產業高峰論壇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宗懋通過視頻連線形式就“如何讓更多人愛上中國茶”展開分享。
貴州省茶產業發展大會于2022年1月6日在貴陽召開,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省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慕德貴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1月7日,細雨蒙蒙,恩施宣恩縣萬寨鄉馬鞍山云遮霧繞,一派靜謐。 恩施某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廖俊華在山頂上的一處茶園說:“這片茶園已有30多年歷史,2007年通過有機茶園認證。由于茶樹老化,產量降低,去年,我們換上了新苗。再過兩年,這片茶園又能進入豐產期。”廖俊華長相清秀,神態儒雅,一派書生模樣。宣恩“伍家臺貢茶”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是湖北省“十大名茶”之一。留學歸來,廖俊華擴大有機茶園面積,開拓出口渠道,細分產品市場。
陳宗懋院士編寫的《中國茶經》茶產品篇第四節中,明代茶葉與產地列舉了萊州和萊陽。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選了一個晴好的日子,張志剛會長帶著汪強強秘書長和我們一起踏上了去萊州訪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