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渚紫茶為歷代貢品,屬于綠茶類,是浙江傳統名茶。后人稱其諧音“子孫茶”。產于浙江省長興縣水口鄉顧渚村,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茶區。制作程序經攤青、殺青、理條、攤涼、初烘、復烘等工序制成。加工工藝分為殺青、炒干整形、烘焙三道工序。顧渚紫茶的主要功效有降血脂、防止大腸癌和提高抗生素療效等功效。
歷史發展
顧渚紫茶為歷代貢品,一千多年前茶圣陸羽就在顧渚山上置茶園并著有《顧渚山記》,里面所說的茶就是顧渚紫筍茶,后人稱其諧音“子孫茶”。有書籍記載當年茶圣陸羽在顧渚山上建立山莊居所,開始栽種茶樹,因此顧渚被歷代奉為“中國貢茶第一鄉”。
產地分布
顧渚紫茶產于浙江省長興縣水口鄉顧渚村,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茶區。位于江、浙、皖三省交界的浙北天目山脈東端,翻過東山就是江蘇宜興,翻過西山就可進入安徽廣德。
生長環境
長興縣境內有大小峰300余座,全縣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年均氣溫15.6℃,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山區早晚云霧彌漫,土壤以黃、紅壤和石沙土為主。
品質特征
顧渚紫茶的品質特點:極品紫筍茶葉相抱似筍;上等茶芽挺嫩葉稍長,形似蘭花。成品色澤翠綠,銀毫明顯,香孕蘭蕙之清,味甘醇而鮮爽;茶湯清澈明亮,葉底細嫩成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