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11月28日,毛壩鄉石板村支書王建坤將茶農購買茶苗的1.8萬元現金交到鄉茶辦。看到又是現金,茶辦主任肖銀山十分感慨地說,沒想到茶園今冬開發發生了“不貸款,搶著干,舍得投入”三大變化。
不貸款。前些年發展茶葉,茶農是“等、靠、要”政府貼息貸款,有時一年鄉政府要組織協調200多萬元貸款買茶苗。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毛壩鄉茶葉總面積達到7.3萬畝,投產面積5.8萬畝,人均年茶葉經濟收入2100多元。夾壁村農民交現金21萬多元買茶苗,沒有一戶農民貸款。
搶著干。四溪村農民改造了老茶園40多畝,石板村農民不甘示弱,請挖掘機用4天時間改造茶園38畝,夾壁村已備好600畝田土等待移栽。據了解,十幾年前,這些村是干部挖田缺放水,強迫農民種茶。今冬鄉政府有一條規定,凡是連塊成片發展30畝以上的村,發展本地良種茶苗,將給予獎勵。于是有十幾個村搶著請挖掘機改造老園。
舍得投入。本地良種茶每株0.3元,外地良種茶苗每株0.18元,但茶農們爭相購0.3元一株的本地茶苗。每畝需要4000—6000株,盡管多投入500元左右,但茶農們樂意,因為本地良種茶所產鮮葉,近年來每公斤要比其他茶價格高8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