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綠的茶葉搖曳在玻璃杯里,還沒到嘴邊就聞到淡淡的蘭花香襲卷著清爽的茶葉香撲鼻而來?!澳銍L嘗我們的霍山黃芽香不香?”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雨佳有機茶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汪大貴向記者推介道。
“這個茶葉怎么這么香???”面對記者的提問,汪大貴笑著說:“你跟我到茶園去看看就明白了。”
汪大貴驅車帶著記者跑了數十公里,終于來到了大別山深處的一處茶園。與普通茶園不同的是,這個茶園整齊有序,種植得比較稀疏。“我們的茶苗品質好,在優先考慮高產、適應性基礎上選擇對當地主要病蟲害有較好抗性的無性系良種茶苗?!蓖舸筚F一邊介紹道,一邊隨手摘了片茶葉嚼了起來。
茶樹間行間距較大。每隔數十米安裝一個太陽能殺蟲燈,行間距里插著整齊劃一的黃色牌子,上面布滿了各種昆蟲?!斑@是黃板,是用來誘殺害蟲用的。我們的茶園不打殺蟲劑和除草劑。全部采用理化誘殺和人工除草?!蓖舸筚F介紹說,除此之外,他們還不斷改善提高茶園及周邊生態環境,保護和利用天敵控制茶樹害蟲發生。主要是實行茶與林間作、伴作,保留茶園內及周邊灌雜樹叢,茶園行間套種顯花作物,豐富茶園植被,吸引天敵及中性昆蟲。茶園內實施測士配方,平衡施肥。加大有機肥、配方肥使用比例,均衡茶樹營養元素供給,提高茶樹的抗病蟲害能力。
“以前農民種茶只看產量,現在我們也在轉型發展,在質量安全上提高標準,只有這樣,茶葉才能賣上好價錢。”汪大貴說,以前粗放式種每斤干葉能賣到一百元就算高價了。采用現在的種植方式,茶葉質量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他的每斤干葉批發可以賣到300至400塊錢左右。合作社成員的收益也比以前翻了好幾番。
霍山縣植保站站長劉浪告訴記者,該縣14萬畝茶園全部實現無公害茶葉生產管理,建設以炒青綠茶出口為重點的茶葉標準化種植基地5萬畝,納入茶葉質量安全管理示范區。從去年起實施茶樹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項目,示范區內推廣“農業防治+生態控害+理化誘殺+生物農藥”技術模式,根據茶園茶樹生長情況、主要害蟲發生情況,優化集成應用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綠色防控技術措施覆蓋率達到85%以上,防控效果達到90%以上,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30%以上。輻射推廣區綠色防控技術措施覆蓋率達到65%以上,防控效果達到80%以上,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0%以上。
“在示范區進行綠色防控有四項重點工作需要做。包括對防控投入品管控,控制茶葉農藥殘留;制定病蟲害綠色防控管理對策,開展綠色防控技術措施集成應用,做好示范;引導茶葉經營主體、茶農組建生產服務隊,開展病蟲害統防社會化服務;開展宣傳培訓,輻射帶動廣大茶農,應用綠色防控技術?!眲⒗苏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