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省城南山上,一株株花葉海棠翠綠養眼,香氣撲鼻,省林業廳干旱淺山造林試驗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摘茶葉,這些茶葉被稱作藏茶。這意味著南山不僅能種樹,還能種茶了,我省不產茶的歷史結束啦!
在試驗站的一排紅房子里,一群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在機器前忙碌著。綠油油的花葉海棠鮮葉攤放在案桌上,等待被制成茶葉,這是正式試制的第一批藏茶。據了解,從去年起試驗站就開始了藏茶產品的研發,今年先后兩次前往杭州考察制茶機械,學習制茶技術,還專門邀請中國農業研究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和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兩位主任到青海,現場指導茶葉加工。經過不斷嘗試,不斷改進加工工藝,現已初步研制出2種至5種藏茶產品。
千萬別小看這一杯藏茶,它可是結束了我省不產茶的歷史,還讓試驗站實現了三個第一,即第一個解決花葉海棠(藏茶)種苗繁育關鍵技術問題,實現野生花葉海棠資源的人工繁育;第一個完成藏茶初步建園研究,建立了花葉海棠(藏茶)種苗繁育試驗示范基地;第一個制定花葉海棠(藏茶)種苗繁育技術規程,并取得育苗技術成果。
為了將花葉海棠人工馴化,形成良種化、規模化種植,2013年,“花葉海棠(藏茶)育苗技術研究”項目立項。2014年、2015年兩年里,試驗站共培育花葉海棠100萬株,目前在南北山共建了4000平方米花葉海棠園。
接下來,試驗站將在我省藏區尤其是班瑪縣推廣花葉海棠(藏茶)種植,充分利用其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推動我省現代林業產業發展,帶動農牧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