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茶基金為更好地滿足機構投資者個性化的需求,華夏茶基金涵蓋了多元化資產管理平臺,與此同時,華夏茶基金還專門對其他行業做了深入調查研究,以茶行業為例,華夏茶基金針對目前茶行業發展趨勢,總結幾點。
結構性調整逐步到位,大眾消費品牌迎來新發展。現在大眾茶葉消費正崛起,將引領行業走向新發展。這種新發展,是一種健康的良性循環發展,茶葉價值被深度挖掘,消費者更加追求品牌、品質對自身的滿足。
品牌茶葉占比不斷上升,集中度有望提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國內消費者已經由購買散茶逐步轉向購買品牌茶葉,同時品牌茶葉又可以利用多種渠道快速占領市場,肯定的是未來品牌茶葉市場份額將會繼續提升,茶葉品牌化是未來發展趨勢。據華夏茶基金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有20個省近1000個縣產茶,涉茶人員8000多萬,茶葉生產加工企業7萬多家。7萬家茶企中絕大部分是規模較小的初加工廠,精致茶加工企業不到兩千家。
茶企依托板塊資源優勢開始凸顯。隨著我國茶葉市場化的發展,有些板塊開始凸顯。華夏茶基金告訴我們目前茶行業重點有六大板塊:“滇茶板塊”、“閩茶板塊”、“湘茶板塊”、“川茶板塊”、“徽茶板塊”、“大別山板塊”。
品牌資本化速度加快,但市值管理能力差、后勁不足。茶葉不同于其他農產品,如何評定價值、確定價格存在不確定性。基于上述種種原因,華夏茶基金表示茶企長期與A股市場無緣。上市茶企只是整個茶葉行業的冰山一角,但是已足以表明茶葉行業資本化率正快速提升,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茶企通過新三板,或者借殼等方式進入資本市場,為茶葉行業注入新鮮活力。
行業并購整合是未來大勢,期待品牌新格局。調查研究發現未來幾年茶行業會面臨兩極分化的格局,要么更大的好活,要么更小的好活,中間環節會被大企業的碾壓和小企業的騷擾變得舉步維艱。茶行業一旦進入了新品不增量、市場拓展不增量、客戶開發不增量的銷售總量不增加的拉鋸戰里時期,消費人群不增和行業總量不增加,企業只能依靠結構性增量——并購重組銷售,把別人銷售吃掉維持高增長,這對于有資源、有資金的集團軍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