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梁河縣阿露窩羅節暨回龍茶文化節于近日拉開帷幕。
航拍回龍茶茶園。 新華網 馬航 攝
今年的節慶活動新增加了極富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回龍茶開采儀式。儀式在回龍茶主產地的梁河縣大廠鄉回龍寨茶園內舉行,當地阿昌族同胞通過茶葉開采儀式、茶祖雕像揭幕和磨鍋茶比賽等多種形式,向來賓們展現了一幅美麗動人的阿昌風情畫。
航拍回龍茶茶園。 新華網 馬航 攝
回龍茶作為梁河縣優異的宜茶地理和自然生態資源的產物,其獨特、優異的內在品質和讓人迷戀的地域風味備受贊譽,是云南省十大名優綠茶之一。同時,回龍茶也是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產品,是德宏州唯一一家獲得此殊榮的農產品。
回龍茶手工制作過程。新華網 馬航 攝
據了解,茶葉產業是梁河縣的一項高原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也是全縣廣大山區、半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的一大民生基礎性支柱產業。2016年末梁河全縣茶園面積共有5.27萬畝,其中投產茶園面積5萬畝(含幼齡投產茶園),全縣涉茶鄉(鎮)9個,有42個行政村、1.6萬戶、6.4萬人,戶均茶葉農業收入11500元,人均茶葉農業收入2875元。梁河全縣現有萬畝茶鄉3個,有30個千畝茶村,在萬畝茶鄉中的大廠鄉及千畝茶村中人均茶葉面積達1畝以上,并涌現出了一大批年戶均茶葉純收入達萬元以上的專業大戶。梁河縣已列為云南省優勢農產品、優質苗木、優質原料及茶葉重點縣之一。
近年來,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梁河縣積極推進貧困地區茶葉產業扶貧開發項目實施。僅2014年,在梁河縣扶貧辦、縣農業局茶技站、各相關項目鄉(鎮)和項目區農戶的努力下,全縣貧困地區完成中低產茶園改造改良及其高優化茶園建設面積超過4000畝,實現了平均畝增產鮮葉150公斤和畝增質增收450多元,合計增產鮮葉630噸和,增加農民收入190余萬元。茶葉產業扶貧開發項目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茶葉產業的振興與發展,對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顯著作用。
少數民族婦女在采摘茶葉。新華網 甘葦 攝
梁河縣瞄準回龍茶市場穩步上升的趨勢,緊緊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按照國家綠色產業發展要求,依靠科技,強化管理,開拓創新,重點培育,下決心把回龍茶打造成譽滿中華的馳名品牌。目前,茶葉產業已經成為了梁河縣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梁河縣將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加上特有的回龍茶、皂角米等特色產品,形成了一個以產品帶動旅游,以旅游促進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又可以展示、宣傳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實現民族文化與民族經濟的良性互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