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政和,共話未來!4月24日下午,在中國白茶城運營儀式圓滿舉行后,在以“文化引領·科技賦能”為主題的中國白茶產業發展高峰對話會正式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茶界專家們,圍繞“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妙語連珠,建言獻策,精彩不斷。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一片茶葉蘊藏“富民密碼”。
政和縣委書記黃愛華在致辭中表示,白茶產業是政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柱產業。借助中國白茶城正式開啟運營這一契機,將會對政和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快速發展、振興鄉村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茶為國飲,傳承千年,茶和世界,共品共享。
作為茶的產地國,中國人的飲茶史,可追溯到幾千年前。在歷史的變遷過程中,圍繞著茶也誕生出了如茶品、茶韻、茶禮、茶道、茶趣等一系列茶文化傳承。再加上后期融入的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等先進文化思潮,茶文化迸發出了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針對茶文化這一主題,來自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的孫忠煥先生,在高峰對話上發表了相關的主題報告,通過對茶文化內涵及其雅俗共賞的特性,孫會長提出了以傳承與創新相統一、“茶為國飲”與“以茶惠民”相統一、“品質”與“品牌”相統一、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相統一的四個“相統一”觀點。
科技賦能“茶產業”,打造高質“產業鏈”。
作為一種天然綠色的飲品原料,越來越多的人深刻認識到,對茶葉進行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是茶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趨勢。這就需要以茶為中心,打造出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條,打通上下游,輻射周邊相關領域,不斷提高茶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
對此,在茶產業發展高峰對話上,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的楊江帆教授,分享了他對茶產業的研究報告。楊教授認為,應該從政和白茶的品質特征以及立足品種與生態優勢、政和差異化優勢、中國白茶城獨特優勢、綜合后發優勢等方面打造政和白茶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一個產業要快速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對此,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的研究員楊秀芳女士,在專題報告中通過當前傳統茶和茶葉深加工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技術切入點進行剖析,向來賓們闡述了科技與標準如何為縣域茶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的支撐和動力的理論。
因勢利導,統籌文化和資源,再借助科技賦能,讓茶成為帶動一方經濟的關鍵所在。在《茶產業經濟主題報告》里,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的院長——易開綱教授針對茶旅融合的現狀與碰到的問題,通過結合成功的三產融合案例,在規劃引領、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樹立品牌營銷策略、茶園景區化改造與開發、創新茶旅產品等方面提出了茶旅融合發展的建議。
除此之外,據中國白茶城總經理孫曉偉透露,此次中國白茶城在運營模式上有創新性突破。在堅持“一體兩翼一核心”的運營模式的同時,配備一流的管理團隊、高質量的服務、頂級的硬件設施及最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更好地維護了茶城運營安全及茶葉流通安全。
從茶文化到茶科技再到茶產業,因茶而名的政和,相信隨著中國白茶城運營序幕的正式拉開,也將為逐步實現因茶而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