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茶自古以來就深受喜愛。《本草綱目》記:花茶性微涼、味甘、入肺腎經,有平肝、潤肺、養顏之功效。
現代醫學也證明,飲用花草茶有祛斑、潤燥、明目、排毒、養顏、調節內分泌等功效。
可是,喝花草茶腹瀉、口腔潰瘍、胃痛的新聞愈來愈多。莫非這花草茶有毒?陳培毅
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是藥三分毒,非要把花草茶當補品吃,飲過了量,就成了毒。洪蕾
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花草茶本無毒,可是當它并不適合你吃時,就成了毒。癥狀一:決明子加胖大海喝到腹瀉決明子和胖大海雖然都有降血壓等保健作用,但還有潤腸通便作用,且兩味藥都屬于藥性寒涼,脾胃虛寒、脾虛泄瀉的人特別不適合服用,老年人更應該慎用。
癥狀二玫瑰配枸杞喝出口腔潰瘍
性溫的玫瑰花和性平的枸杞配在一起,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屬于陰虛內熱體質,應該清火解毒,而不是火上澆油。否則就容易喝出口腔潰瘍。
癥狀三野菊花加杭白菊喝出胃痛聽同事說還專程托朋友從杭州買回杭白菊,配野菊花泡水喝。然后,開始頻頻胃痛。才知這都是是這看似無害的菊花茶惹的禍。 醫生說,無論哪種菊花,性質都偏寒,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和脾胃虛寒脆弱的人一定要慎喝。
中醫藥學教授解惑花草茶本無害,只是你不適合
“周易講天時地利人和。從中醫角度來說,就是三因:
因時指時間和季節,因地指不同地區的特點,因人指人的體質,”洪教授說,“比如夏季進補冬季清火,比如濕熱重的人猛吃黃芪會上火,比如微胖人士吃枸杞、大棗、蜂蜜會越吃越胖,并不是說這些東西本身有害,而是你沒用合適。”
在洪教授看來,很多花草茶雖然是“藥食同源”,但還是具有藥用價值的。既然是藥,就要對癥。如果不對癥,不僅沒效果,長期飲用還極有可能出現反效果。
“和其他中藥一樣,不同的花草茶有不同的適應人群,選用需謹慎。除非你對自己的體質非常了解,也懂得中醫性、味、功效之間的相生相克的原理,否則在決定長期飲用前,最好能找醫生咨詢。”而對于網上那些五花八門的花草茶配方,洪教授也表示不可輕信,即使是身邊朋友用過的配方也不能照搬。
1.查藥食同源表,對癥引用
國家發布的《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將中藥飲片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第二類是作為保健食品的物品,第三類是保健食品禁用的物品。選用花草茶,在充分了解自己體質的情況下,盡量選擇第一類“藥食同源”中的花草茶進行飲用。
2.盡量單方,不要復方
不同的花草茶有不同的屬性,性寒涼、性溫熱、性平。不同體質的人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進行選擇。熱性體質的人,宜選用性寒涼的花草,而虛寒體質的人則適用性溫的花草,性平的花草則大多數人可選用。
既然每一種花草茶都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這些不同的性味很有可能相克,所以在選用過程中,盡量選擇單方飲用,不要隨便混合喝。非要搭配,最好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合理的飲用。
3.是藥三分毒,適量飲用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花草茶偶爾喝喝無妨,但幾乎所有的花草茶,都不能長期大量隨意飲用。比如很多女生喜歡喝的酸梅湯,看似無害,但喝多了虧氣。所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科學選擇,適量飲用。
附《國家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的種類目錄表》
B 八角茴香、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百合、薄荷
C 赤小豆D 丁香、刀豆、代代花、淡竹葉、淡豆豉E 阿膠F 佛手、茯苓、蜂蜜、榧子、蝮蛇、覆盆子G 甘草、枸杞子、高良姜、葛根H 花椒、荷葉、黃芥子、黃精、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藿香J 決明子、雞內金、金銀花、姜(生姜、干姜)、桔紅、桔梗、菊花、菊苣、橘皮K 昆布L 龍眼肉(桂圓)、羅漢果、萊菔子、蓮子M 馬齒莧、木瓜、火麻仁、牡蠣、麥芽P 胖大海、蒲公英Q 芡實、青果R 肉豆蔻、肉桂S 山藥、山楂、沙棘、砂仁、桑葉、桑椹、酸棗仁T 桃仁W 烏梢蛇、烏梅X 小茴香、小薊、杏仁(甜、苦)、香櫞、香薷、鮮白茅根、鮮蘆根、薤白Y 玉竹、余甘子、郁李仁、魚腥草、益智仁、薏苡仁Z 棗(大棗、酸棗、黑棗)、枳椇子、梔子、紫蘇、紫蘇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