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在南京市白馬公園里舉辦的雨花茶節上,每袋10元至30元的經濟包裝雨花茶,引起市民搶購。
茶廠攤位西邊,十幾口大鍋前圍了幾圈人,炒茶師正現場炒制雨花茶,要購買的市民太多,場面一度有點亂。“雪松茶業”兩個多小時就賣出2萬多袋小包裝茶,廠家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雨花茶節上推出的茶都是以成本價或低于成本價銷售的,不圖賺錢。
雨花茶是全國名茶,也是我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據南京茶葉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市場上雨花茶一直都供不應求,清明前后,雨花茶進入產銷高峰,到5月底,半數以上的茶廠就沒有雨花茶賣了。這幾年雨花茶的價格一路走高,今年的雨花茶價至少漲了15%以上。
供不應求,為何還要賠本賺吆喝?南京中山陵茶廠廠長陳盛峰解釋,雨花茶是南京地產茶,但了解雨花茶、喝過地道雨花茶的市民并不多。雨花茶只有50年歷史,比起碧螺春等有兩三百年歷史的名茶,雨花茶尤其需要被本地人了解。以中山陵茶廠——雨花茶的誕生地為例,目前仍以高端茶葉居多,每年所產茶葉的1/3,每斤的價格都在2000元以上,超過半數的茶葉一斤也要賣到1000元以上,購買者絕大多數是單位團體。“但雨花茶,包括大多數茶,消費根基還是廣大市民。”陳盛峰說,如果雨花茶成為只有少數成功人士能消費的奢侈品,它的生命力會變得很有限。2007年,中山陵茶廠在溧水建設了600畝的茶葉基地,主要生產中、低檔茶,以后,市民能買到五六十元一斤的正宗雨花茶了。
淳青茶業、昊月茶廠等廠家都表示,這次20多家茶廠聯手辦雨花茶節就是未雨綢繆,開拓普通人的市場。
南京農林局園藝推廣站站長舒穩介紹,南京丘陵地多,一畝茶葉的經濟效益有4000元左右,政府鼓勵農民種茶葉增收。近年南京茶林每年以5000畝到1萬畝的速度增長,全市目前有茶林七八萬畝,最終可以達到20余萬畝,而這增加的茶葉產量僅靠高端客戶消費是遠遠不夠的。